top of page
Search
  • 吳濤醫師

眩暈病之中醫辨證論治原則


眩暈|中醫


最近不知是否節氣轉變的關係,罹患眩暈病之人較前為多,其證不離天旋地轉感,動則益甚,特別於上午起床時多發,或體位改變亦然。眩暈一證看似常發多見,處理不當或惡化可並見噁心嘔吐,不欲飲食等,大大影響其生活質量。


眩暈一詞早於《內經·至真要大論》中已有論述:「諸風掉眩,皆屬於肝」。由此看出該病與肝有密切關係。或因肝陰耗傷,或情志不暢鬱而化火,則肝陽上亢,肝風內動。若證見煩躁易怒,怒則更甚,或併見頭痛作脹,口苦,舌紅苔黃,脈弦,此屬「風陽上擾」,治療應以平肝潛陽熄風為主,方用天麻鉤藤飲。若見目赤,小便短赤,大便乾結之「肝火上炎」者,宜龍膽瀉肝湯清肝瀉火,清熱利濕。


《丹溪心法·頭眩》:「無痰則不作眩」。認為眩暈與痰濕內盛,壅阻氣機有關。痰濕內停責之於脾失健運,則痰濕壅阻,氣機樞機不利,清陽不升,濁陰不降,上擾清竅而作暈。臨床見胸脘滿悶,噁心嘔吐,頭重如裹,食少納差,苔白膩,脈弦滑。屬「風痰上擾」者治宜燥濕化痰定眩,方選半夏白朮天麻湯。


《景岳全書·眩暈》:「無虛不能作眩」。脾虛則氣血生化之源不足,氣血匱乏則無以上榮頭目,或中氣不足,清陽不升。輕者見少氣乏力,面色恍白,倦怠懶言;甚者氣血兩虛,頭暈目眩,動則加劇,遇勞更甚,心悸少寐,便溏,舌淡苔薄白,脈細弱。「中氣不足」者以「補中益氣湯」補中益氣,升清降濁;「氣血虧虛」者則益氣補血,方選「歸脾湯」。


《內經靈樞·海論》:「髓海不足,則腦轉耳鳴,脛痠眩冒,目無所見,懈怠安臥。」腎為先天之本,藏精而生髓,腦為髓海,腎精虧耗則髓海不足而作眩。證見耳鳴目眩,腰痠腿軟,遺精,尺脈細弱。若伴手足心熱,心煩失眠之腎陰虛者,宜「左歸丸」滋養腎陰;若伴畏寒肢冷,脈沉細之「腎陽虛」者,宜「右歸丸」溫補腎陽。


以上各種不同證型之眩暈病,必需經專業醫師臨床診斷方可調方遣藥,切不可因出現相關證狀而自行胡亂購買藥物服用,既可根據個人進行臨床辨證論治,亦可辨證施藥。


#眩暈 #中醫


(文章照片由互聯網提供)


(譽豐中醫診療中心版權所有, 未經同意, 不得轉載或翻印)

bottom of pag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