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 of page
Search

胃痞病案一則

  • 陳家祈醫師
  • Aug 30
  • 2 min read

ree

胃痞|中醫


患者鄭某,女,45歲

初診日期:2025年7月5日

主訴:胃脘不適1週

現病史:近1週胃脹、噯氣,呼氣不暢,排便不暢,口淡,少許口乾,眠可。月經規律,末次月經:6月12日。患者自訴為控制體重,三餐以沙律、酸奶、水果為主。舌淡紅,邊齒痕,苔薄,脈沉細。

中醫診斷:胃痞(脾虛夾飲)

治法:運脾祛飲

方藥:五苓散8g 半夏瀉心湯6g 紫蘇梗10g 蒲公英10g

3劑,日2次,每次1包

囑患者三餐改為熱食。


二診:2025年7月9日

胃脹、噯氣稍減,少許咽痛,仍時有呼氣不暢,排便不暢。

原方去半夏瀉心湯、蒲公英,五苓散減至6g、紫蘇梗減至6g,加木蝴蝶10g、射干12g、小柴胡湯10g。


三診:2025年7月12日

胃脹、噯氣、呼氣不暢改善,無咽痛,偶爾排便不暢,口淡。

原方去木蝴蝶、射干、紫蘇梗,五苓散減至5g。


按語:

本案患者因過食生冷,損傷脾胃陽氣,氣滯飲停中焦,故出現胃脹、噯氣、呼氣排便不暢等症。予以半夏瀉心湯辛開苦降,調暢中焦,五苓散化飲,紫蘇梗寬胸理氣,蒲公英解食毒、散滯氣。二診雖胃脹噯氣稍減,但仍呼氣不暢,考慮少陽樞機不利。憶及小柴胡湯原文:“陽明病,脅下鞭滿,不大便而嘔,舌上白苔者,可與小柴胡湯。上焦得通,津液得下,胃氣因和,身濈然汗出而解”,患者胃脹累及膈肌至呼氣不暢的症狀可以理解為兩脅鞭滿之延伸,是少陽氣機不舒之候,患者排便不暢,是正氣不得上升下降之表現,故合用小柴胡湯以轉其樞,使土木之氣舒暢,則津液通,胃氣和,諸證自愈。患者二診出現咽痛,考慮為虛火上炎,故配以射干、木蝴蝶利咽、清透鬱熱。三診患者回饋諸證改善,故守方治療。


 #胃痞 #中醫 


(文章照片由互聯網提供)


(譽豐中醫診療中心版權所有, 未經同意, 不得轉載或翻印)

Comments


© 2025 譽豐中醫診療中心 版權所有

    • Instagram
    • Facebook
    bottom of pag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