風疹病案分享
- 江秋怡醫師
- Aug 30
- 2 min read

風疹|中醫
女 40多歲 初診:2025年7月中
首次求診時訴1周前開始右手起皮疹,痕癢難忍,尤其夜間睡覺時,影響睡眠,否認接觸史。症見右手前臂成片細小丘疹,色紅,無滲液。納呆,大便2-3天1行,粒狀偏硬,伴腹脹。小便常。無口乾口苦。最近1次月經為1周前,5天淨,量較前稍減,經前經間頭痛。脈沉細,舌尖紅苔黃乾。診斷為風疹,屬於血虛生風證。治療上祛風補血,滋陰止癢。方用上當歸飲子加減,方中包括四物湯,荊芥,防風,五爪龍,蒺藜,知母,厚樸,牛蒡子,首烏藤,白鮮皮,桑葉,紫草。
1周後再診時訴症狀好轉,右手皮疹大致平伏色暗,少許紅疹,間中痕癢,睡眠改善,胃口一般,服藥後大便成條日1次。脈沉滑弦,左細。舌尖紅略暗,苔黃乾。上方加牡丹皮,丹參,天花粉,陳皮,去牛蒡子,蒺藜。
本案屬血虛生風兼內熱證風疹。病因主要由於本身年到屆四旬,肝腎功能開始衰退,又悉逢經期,體內陰血虧虛明顯,不能濡養肌膚,致風從內生,搏結於肌膚,出現紅疹痕癢,夜間痕癢加劇。肝腎血虛則月經量減;血虛不榮則痛,所以經時易頭痛;血虛不能濡養腸道津液,虛熱內生,所以大便粒狀乾硬、舌尖紅,苔黃乾。
初期治療上以當歸飲子養血祛風為主,並加重祛風清熱的中藥。方中有四物湯(熟地、當歸、川芎、白芍),滋陰養血活血,血行風自滅,治病之本;荊防、蒺藜祛風止癢;五爪龍替黃芪,既補益正氣,又能祛風除濕。另加上白鮮皮、牛蒡子、紫草、桑葉、知母清熱祛風,涼血活血;厚樸行氣燥濕,以防滋陰養血過於滋膩;首烏藤祛風安神,改善夜間因皮疹痕癢而影響睡眠的問題。覆診時症狀大有改善,皮疹色多暗,舌略暗苔乾,提示內風已退,但仍有內熱,兼夾血瘀 。所以後期方中可減輕祛風的中藥,轉而養血活血祛瘀。故去牛蒡子及蒺藜,加上牡丹皮、丹參活血祛瘀;天花粉清熱生津潤燥;陳皮理氣和中,助脾胃運化。
(文章照片由互聯網提供)
(譽豐中醫診療中心版權所有, 未經同意, 不得轉載或翻印)
Commen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