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藥|中醫
益母草是臨床常用中藥,其性味辛,苦,微寒,為婦科經產要藥,可活血化瘀以通經,亦常用於產後瘀阻腹痛、惡露不絕;還可利尿消腫。其用量10-15g,大劑量可用30g。根據中醫理論「血不利則為水」,臨床上常用益母草治療水腫及腎臟疾病。其治療歷史最早可追溯至上世紀 60年代姚秩塵等[1],用單味益母草水煎液(成人每日用乾益母草150-200g)治療慢性腎小球腎炎80例,病期最短4天,最長半年,除合併肺炎者兼用抗生素外,其餘患者均單用益母草治療並全部治癒。
1 益母草的腎損害案例
隨著益母草使用的普及,益母草成為家戶喻曉的中草藥。1989年我國出現首例因大劑量服用益母草引起嚴重不良反應的報導。患者為33歲文某,因閉經自用益母草400g煎服,24小時後出現頭痛、腹痛,吐血、尿血、陰道出血,柏油樣便,全身發抖,多汗,雙下肢麻木等入急診科。最終於發病16天後搶救無效死亡。此案例是因大量使用益母草後引起腎功能衰竭併發結核性腦膜炎與雙肺播散性結核而致死亡[2]。
2 益母草的腎毒性研究
由於益母草中毒的報告日益增多,對益母草的毒理性研究也日趨全面。有研究表明,益母草中水蘇鹼、總生物鹼對小鼠的肝腎功能均有損害,而益母草對動物腎臟的損害機制為脂質過氧化損傷[3] [4]。
3 預防益母草的腎損害
作為一名臨床醫生,我們必須在辨證論治的基礎上結合辨病去處方用藥。因此我們需要在使用益母草治療疾病的過程中,(1)、重視對中藥腎毒性的認識,必要時加強對患者安全用藥的教育,避免患者大劑量單獨使用益母草;(2)、嚴格遵守藥典的用藥指南,益母草用量不超過30g,另外小劑量、長時間使用益母草亦不可取;(3)、合理配伍、對証用藥。通過嚴謹的配伍,調其偏性,制其毒性,消除或緩解其對人體的不利因素,發揮藥物之間相輔相成的綜合作用。(4)、對於既往有腎損害的患者,應慎用或忌用益母草,確因病情需要,其用量應小,用藥時間宜短,避免蓄積中毒。若屬於長期病患者,必要時用藥前可檢查尿常規及腎功能,服藥期間亦可進行監測。
參考文獻
[1]姚軼塵,沈土鑒. 益母草治療急性腎小球性腎炎80例臨床觀察. 中醫雜誌, 1966, 4: 26.
[2]賈祥生. 益母草中毒致死1例. 實用中醫內科雜誌, 1989, 3: 38.
[3] 羅毅,馮曉東,劉紅燕,等. 益母草總生物鹼對小鼠肝、腎的亞急性毒性作用. 中國醫院藥學雜誌, 2010, 30(1): 7-10.
[4]呂麗莉,黃偉,於曉,等. 益母草醇提取物對大鼠腎毒性損傷作用研究. 中國藥物警戒, 2009, 6(9): 513-518
(文章照片由互聯網提供)
(譽豐中醫診療中心版權所有, 未經同意, 不得轉載或翻印)
Comentário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