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 of page
Search
周珈瑩醫師

防己黃芪湯合五苓散治療水腫一例




水腫|中醫


水腫是以頭面、眼瞼、四肢、腹背,甚至全身浮腫為主要症狀的病証。 在中醫學上屬「水腫」範疇。 水腫多由飲食、勞倦、七情內傷所致,人體水液的運行,有賴於氣的推動,即有賴於脾氣的升化傳輸,肺氣的宣降通調,心氣的推動,腎氣的蒸化開合。 這些臟腑功能正常,則三焦發揮通調,膀胱氣化暢行,小便通利,可維持正常的水液代謝。 反之,若因外感風寒濕熱,水濕浸漬,飲食不節,久病勞損等導致肺失宣降、脾失健運,腎失開合,膀胱氣化不利,以上的臟腑功能失調,使體內水液滯留,水飲泛濫肌膚,發為水腫。


近日遇一患者因下肢水腫求診,分享驗案一例︰

患者女Z,65歲,主訴為下肢突發水腫1月, 反覆服用多程中西藥效不顯,初診見雙膝以下浮腫, 局部皮膚皺紋變淺 ,以手指按壓局部產生凹窩 ,上肢輕微浮腫,皮膚皺紋變淺 ,按壓局部未見凹窩,並伴有神疲乏力、下肢酸软,納可,寐可,小便正常,大便溏,舌淡苔厚白伴齒痕, 脉沉细緩。 檢查血常規、尿常規等未見異常,既往無心肝腎功能異常及水腫病史。 診斷為水腫,証型為氣虛水濕下注,治法為補氣利水消腫。


予防己黃芪湯合五苓散加減治療。 組方:桂枝10g、茯苓20g、澤瀉20g、炒白朮15g、豬苓15g、黃芪15g、防己15g,車前子15g、牛膝10g、生薑6g、大棗6g,每日1劑, 早晚分服,連服3天。 患者1周後再次覆診,下肢水腫減輕,停藥數天未見反覆,手部浮腫減少,四肢皮膚皺紋較前清晰,神疲減輕,大便成形,脈象較前有力,上方基礎上加澤蘭10g活血利水消腫,後隨訪水腫續減,未有再作。


《金匱要略》在濕痹和水氣病中均出現防己黃芪湯證,《金匱要略·痙濕暍病症脈治第二》:「風濕,脈浮,身重,汗出惡風者,防己黃芪湯主之。 」《金匱要略·水氣脈證並治第十四》:「風水,脈浮,身重,汗出惡風者,防己黃芪湯主之。 腹痛加芍藥」。 張仲景用防己黃芪湯治療風水、風濕兩類病症。 主要用於治療因衛表氣虛,腠理不固,使津液外泄,及因氣虛推動無力,水濕留於肌表,而出現的顏面水腫、四肢浮腫等癥狀。


《金匱要略·水氣病脈證並治》,「諸有水者, 腰以下腫當利小便」。 《臨證指南醫案》中華岫雲總結葉天士水腫治驗為:「有濕在下者, 用分利; 有濕而著里者, 用五苓散, 通達膀胱。 」 五苓散通過利小便而通調三焦、運化水液,調氣布津,以治療因氣化失常,三焦水道失調,氣不化水而引起的水腫。 患者以下肢浮腫為主, 伴有神疲乏力, 下肢酸軟, 淡苔厚白伴齒痕等氣虛表現, 故臨床治療以益氣健脾、利水滲濕為主。 本方中生黃芪補益肺脾之氣,又可利水消腫,標本兼顧, 是治療表虛及虛性水腫的要藥, 防己祛風利水, 澤瀉利水滲濕,茯苓、豬苓淡滲利水, 白朮健脾益氣、燥濕利水; 桂枝助膀胱氣化、溫陽化氣、利水消腫。 諸藥合用共奏氣行水消, 標本兼治之功。


#水腫 #中醫 


(文章照片由互聯網提供)


(譽豐中醫診療中心版權所有, 未經同意, 不得轉載或翻印)


 

Comentarios


bottom of pag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