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風後遺症|中醫
在香港,中風後遺症的影響嚴重嗎?醫管局2012-2013統計年報顯示,中風每年奪去約三千五百多人的性命,目前為本港第四大殺手。每年香港約有25,000宗首次中風發病的案例,平均每天有68宗個案發生。雖然中風的死亡率在防治及急救加強後下降,但中風仍然是導致成年患者永久殘障的元兇。 中風後遺症使患者喪失自理能力,嚴重影響病人及其家人的生活質素,還對社會造成沉重的醫療負擔。一項跟進中風生還病人情況的調查表示,在中風發病後的五年內,約30-50%病人出現一些神經功能障礙及殘障,22.5%病人罹患痴呆症,15%病人需長期入住院舍,而在5個病人當中就有1個病人再度中風病發。
中風後遺症是由什麼原因引起的?
現代醫學角度認為,中風後遺症的病因主要是因為腦部的血液供給減少或阻斷, 使腦細胞突然缺氧、損壞,進而令該部份腦細胞所支配的身體功能受損。中醫認為,中風的病因病機為陰陽失調,氣機逆亂,導致臟腑功能驟然失常;後遺症主要是由於中風後因氣虛血瘀,瘀阻脈絡,風痰阻絡,以致經絡不通;或肝腎二虧、精血不足,筋骨失於濡養所致。
中風後遺症有哪些症狀?
最常見的症狀包括:四肢癱瘓、語言不利、嘴歪、眼斜,二便功能障礙(包括:失禁或便秘、小便瀦留等)、吞咽困難、癡呆、抑鬱、癲癇、肩手症侯群等。患者的殘缺程度取決於其體質、腦受襲部位及其損害程度。
中風後遺症的最佳治療時段?
病發後三個月內治療最佳。
研究指出:缺血性中風介入治療愈早愈好,出血性則在生命體徵病穩定後最早3~5天介入治療為佳。
中醫如何治療中風後遺症?
中醫針灸可有效將中風的致殘率降低──提高患者的生活質量和自理能力。世界衛生組織(World Health Organization)在 2002 年出版《針灸隨機對照臨床試驗之文獻評價與分析報告》已經指出針灸治療中風後遺症如偏癱、吞咽困難、四肢運動功能障礙的效果比單純西藥治療、物理治療更佳,並認為針灸可以在疾病早期和物理治療同時進行,而針灸對於長期偏癱患者亦有明顯療效。和無針灸的對照組相比,針灸能加強病人肢體運動和自理能力,其療效在 6-12 個月後更為顯著;另外較好的治療結果多出自 6 - 10 周以上、每周 2-3次的治療, 4-6 個月以後療效出現更明顯的差異。
針灸治療中風有什麼方法?
頭針:針刺頭部穴位可改善周圍腦組織細胞缺氧狀況及營養狀態,促進腦組織的功能恢復;具體手法包括:顳三針、焦氏頭皮針、醒腦開竅法等。
腹針:以神闕穴(即肚臍)為中心的腹部經絡系統理論,尋找與全身部位相關的反應點,並對其進行相應的輕微刺激,從而達到治療疾病的目的,臨床主要適用於中風、痛症等。由於腹針部位較傳統體針安全,針刺痛楚較輕,治療效果立竿見影。
另外,醫師會指導病者進行癱瘓肢體的功能鍛煉,包括肢體的被動運動、主動運動和抗阻運動,並可配合推拿、物理治療等。醫師會根據病者不同病情採用不同方法。
如何評估中風康復情況?
一般而言,醫師會採用一些標準化的神經學檢查量表以了解病者的意識情況、眼球運動、肢體活動情況、感覺障礙等,常用的評估簡介如下:
昏迷指數
昏迷指數的評估包括睜眼、說話、運動三方面,其分數相加即為昏迷指數。正常人的昏迷指數是滿分15分,昏迷程度越重,昏迷指數越低分。
美國國衛院腦中風評估表(National Institute of Health Stroke Scale, NIHSS)
NIHSS評分十五項腦中風常見的神經學損害,這個量表適用於初始的評估以及後急性期的照護,也被廣泛用於臨床試驗的預後評估。原始量表評估的內容包括:意識、眼球活動、視野、顏面活動、肢體力量、感覺功能、協調、語言等,總分為42分,分數越高代表中風嚴重度越高, 反之則越低。
巴氏指數 ( Barthel Index)
巴氏指數評估病人在日常生活活動能力,如:進食、走路、如廁、個人衛生、二便控制等,滿分為100,100分為完全獨立,0分為完全依賴。
除此之外,若醫師、物理治療師欲改善患者肢體運動功能作用,會選用「Brunnstrom法」或「簡化Fugl-Meyer (FMA)運動功能評分法」。
患者家人應如何配合治療?
1. 與患者商量,尋求治療的共識(觀察à聆聽à提議à解釋);
2. 及早安排患者接受治療及鍛煉,把握黃金復康期;
3. 協助患者在飲食上配合治療、飲食清淡,提醒病人定時服藥及覆診;
4. 支持及鼓勵病者保持積極心態面對生活,且接受並堅持療程;
5. 協助患者進行家居運動以提高自我照顧能力;
6. 從飲食、情緒、生活習慣方面避免患者再中風。
中風後遺症的護理?
1、嚴格控制血壓(140/90mmHg以下),最好每天量度血壓
2、若正在服用降壓藥物,不可隨意停藥,應按醫囑增減降壓藥物
3、減輕體重,盡量達致正常標準
4、有效控制血糖、血脂等
5、戒煙酒
6、低鹽、低油、低脂飲食
有什麼情況不適合接受針灸治療?
過飢或過飽、醉酒、疲累過度;
血壓、體溫或脈搏異常等生命體徵異常情況;
皮膚感染或潰瘍;
有重性精神患疾,不能配合醫師作出治療;或
常有自發性出血、損傷後出血不止或藥物引起的凝血異常等。
實際情況以註冊中醫師診療時決定以準。
(文章照片由互聯網提供)
(譽豐中醫診療中心版權所有, 未經同意, 不得轉載或翻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