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 of page
Search
  • 岑可欣醫師

子宮脫垂


子宮脫垂|中醫

子宮脫垂|中醫

子宮脫垂是指子宮從正常位置沿陰道下降,子宮頸外口達坐骨棘水準以下,甚至整個子宮全部脫出於陰道口外,其發病原因較為複雜,目前多認為由於生孩子時用力過度,或生育次數過多,或坐月時過度操勞;或長期咳嗽、長期便秘、排便用力過度、長期搬重物,習慣蹲式勞動;或年老腎氣衰弱,固攝無力等等,總總原因使支持子宮的各韌帶鬆弛及骨盆底承托力減弱,不能保持於正常位置,加上腹腔壓力增加,促使或加重子宮脱垂的情況。中醫認為本病多因氣虛下陷、腎虛不固、濕熱的問題導致,應重視早期治療調養,否則會引起陰部糜爛、感染、尿失禁等嚴重後果。

主要表現

1.陰道腫物:患者最初自覺有重物掉到陰道口,較重者有球形物自陰道內掉出,咳嗽、走路時加重,臥床休息時可回縮變小,嚴重者需用手回納,站立即又脫出,久經摩擦可發生糜爛、潰瘍、感染、分泌物增多,甚至出血,日久局部組織增厚硬化等。

2.腰背部酸痛:患者會感到骶部酸痛,下腹部、陰道、會陰部有下墜感,勞動後症狀更明顯。

3.泌尿道症狀:部分子宮脫垂患者,在大笑、劇烈咳嗽等情況下,使腹腔的壓力突然增加,引起尿失禁而造成滲尿。少數子宮脫垂患者,排尿困難,導致尿滯留,需用手指將膨出的膀胱向上推舉後,方能排尿。因為膀胱膨出嚴重,脹大的膀胱位置低於尿道,使尿道阻塞。

注意事項

1.不要長時間站立或下蹲,不可用力提取重物,儘量少做屏氣等能增加腹壓的動作。

2.注意臥床休息,睡覺時宜墊高臀部或腳部。

3.保持大小便的通暢。

4.及時治療慢性咳嗽、便秘、腹瀉等易增加腹壓的疾病。

5.產後不要過早下床活動,尤其不要過早地參加重體力勞動。

6.哺乳期不應超過兩年,以免子宮及其支援組織萎縮。

7.加強營養,注意適當鍛煉身體,增強體質。

功能鍛鍊調養法

(1)膝胸臥位法:患者取跪姿,頭側向一邊,雙手屈肘伏貼於胸部兩側之地面,雙腿分開與肩同寬,雙膝彎曲,抬高臀部,大腿與小腿成90度角,每天2次,每次5-15分鐘。

(2)肛門收縮動作:採用坐位,練習忍住大便的動作,然後放鬆,如此一緊一鬆,交替進行,每天2-3次,每次5-15分鐘。

(文章照片由互聯網提供)

(譽豐中醫診療中心版權所有, 未經同意, 不得轉載或翻印)

bottom of pag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