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 of page
Search
  • 洪偉豐醫師

小兒厭食


小兒厭食|中醫

小兒厭食|中醫

臨床診症時經常常遇到家長詢問子女食慾不振是否需要求醫,是次本文可作一簡述。

小兒厭食是兒童時期的常見病症[1],臨床以較長時期厭惡進食,食量減少為特徵。各年齡兒童均可發病,除食慾不振外,一般無其他明顯不適,預後良好;但長期不癒者,可使氣血生化乏源,而易生他病,甚或影響生長發育轉化為疳証(臨床以形體消瘦,面色無華,毛髮乾枯,精神萎靡或煩躁,飲食異常為特徵)。

小兒以「胃小且脆、容物不多」、「脾常不足」為其特徵,本病成因可由喂養不當、他病傷脾、先天不足、情志失調引起,病變臟腑主要在脾胃。若脾胃不和,納化失職,則造成厭食。

常見証型有﹕(1)脾失健運;(2)脾胃氣虛;(3)脾胃陰虛。治療時以運脾開胃為基本法則。方法﹕(1)中藥內服,常用藥物[2]有麥芽、山楂、白朮、雞內金、茯苓、陳皮、神曲、甘草、山藥、砂仁;(2)外敷法,通過藥物和穴位的共同作用來治療疾病的一種外治法,常用於中脘、天樞、足三里等穴位;(3)針灸療法,可取耳穴或點刺四縫穴;(4)推拿治療,以穴位推拿為主,並將其延長至各個經絡。

結語

中醫中藥治療小兒厭食從整體出發,辨證論治,根據不同辨證分型選擇不同的內外治法,療效確切。同時,培養良好的飲食習慣,做到「乳貴有時,食貴有節」,不偏食,不強迫進食,飲食定時適量,至為重要。

*如有疑問應向註冊中醫查詢

參考

[1]汪受傳, 中醫兒科學[M], 北京:中國中醫藥出版社, 2002. 106-109.

[2]趙瓊等, 小兒厭食臨床證型分布特點與用藥規律研究[J]. 遼寧中醫雜誌, 2010,37(9):1710-1712.

(文章照片由互聯網提供)

(譽豐中醫診療中心版權所有, 未經同意, 不得轉載或翻印)

bottom of pag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