盆腔炎|中醫
盆腔炎是指女性生殖器官、子宮周圍結締組織及盆腔腹膜的炎症。盆腔炎可分為兩類: 1 急性盆腔炎 症狀:下腹持續性劇烈腹痛,伴發熱、陰道分泌物增多,嚴重者可見寒戰、高熱、頭痛、食慾不振,進一步發展可引起瀰漫性腹膜炎、敗血症、感染性休克 2 慢性盆腔炎 症狀:不時的下腹部墜脹疼痛壓痛、腰骶部酸痛,於性交後、月經前後或累勞後加重,可伴見月經不調、陰道分泌物異常,常反覆發作,經久不癒 為甚麼我會患上盆腔炎? 正常子宮內由不同的菌群維持陰道酸性的生態環境,從而達到清潔陰道及防禦外來細菌入侵的功能。然而由於各種因素,如性生活不潔、經期間行房、經行期間不注意衛生、宮腔手術後感染、產後感染、鄰近器官炎症的直接感染或大病後身體虛弱等原因均可導致細菌通過陰道、子宮、輸卵管而到達盆腔而感染引起。 中醫怎樣認識盆腔炎? 中醫古代並無“盆腔炎”的病名,但根據其臨床特點可散見於“帶下病”、“婦人腹痛”、“癥瘕”、“熱入血室”等病證中。女子胞宮(子宮)與臟腑肝、脾、腎及經絡沖脈、任脈、督脈、帶脈相關,當於經行產後期間有外邪乘虛侵入與氣血相搏,阻滯沖任胞宮氣血運行,使濕濁瘀血蘊結下焦,日久化熱;或因久病正氣虛弱,氣血無力抗邪致瘀熱蘊阻,邪從內生所引起。因本病“濕、瘀、滯、虛”錯雜,易於使病情反覆纏綿難癒。 中醫怎樣治療盆腔炎? 中醫治療上,急性盆腔炎症以熱毒為主,並見兼有濕、瘀,故治以清熱解毒、袪濕化瘀,而慢性盆腔炎因病久而虛實錯雜,以濕熱瘀結、氣滯血瘀、寒濕凝滯、氣虛血瘀多見,故治以清熱利濕、活血化瘀、溫陽散結、益氣行血等治法。另外,亦可選擇針灸治療,常用穴位包括局部的腰腹部穴位,如關元、次髎、中極、水道、歸來等,再按患者情況配以遠端的手足取穴,如合谷、足三里、三陰交、陰陵泉、地機、太沖等。除了內服中藥及針灸外,亦有中藥外敷及中藥灌腸的外治方法治療,讓中藥藥包加熱後局部外敷及用中藥灌腸後藥物經腸道直接吸收。 盆腔炎的病情容易反覆纏綿,所須治療時間較長,長期容易影響患者情緒,因此患者先要對本病有正確認識,加強個人衞生,用積極正面的態度求醫診治,一經發現應盡早診治以免延誤病情。若不確定自己是否已患上盆腔炎,可尋求專業醫生作進一步查詢。
(文章照片由互聯網提供)
(譽豐中醫診療中心版權所有, 未經同意, 不得轉載或翻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