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 of page
Search
  • 尹進龍醫師

曹穎甫妙用麻黃治肺病


肺病|中醫

肺病|中醫

曹穎甫為清代有名的醫家,他擅長使用經方為老百姓治病,為當代的經方大家,其著作《經方實驗錄》廣受經方愛好者歡迎。然而在《經方實驗錄》當中,麻黃在肺系疾病的使用頻率相當高,本文將簡述曹穎甫在《經方實驗錄》中如何妙用麻黃治肺病,同時也舉出一例在虛人感冒的治療上的應用。

各家論述麻黃

《神農本草經》記載:麻黃,味苦溫,主中風傷寒,頭痛溫瘧,發表,出汗,去邪熱氣,止咳逆上氣,除寒熱,破癥堅積聚。

《本草經疏》:「麻黃,輕可去實,故療傷寒,為解肌第一。專主中風傷寒頭痛,溫瘧,發表出汗。」

《本草正》:「麻黃以輕揚之味,而兼辛溫之性,故善達肌表,走經絡,大能表散風邪,袪除寒毒。」

《本草正義》:「麻黃輕清上浮,專疏肺鬱,宣洩氣機,是為治感第一要藥,雖曰解表,實為開肺;雖曰散寒,實為洩邪,風寒固得之而外散,即溫熱亦無不賴之以宣通。」

《經方實驗錄》中麻黃的運用

曹穎甫運用桂枝二麻黃一湯治療寒熱往來,一日兩度發;

用桂枝麻黃各半湯治療太陽病寒熱交作,一日十數度發;

用麻黃湯治療傷寒,六七日,形寒發熱,無汗,而喘,頭項腰脊強痛;

用葛根湯治療惡寒,遍身無汗,循背脊之筋骨疼痛不能轉側,脈浮緊;

用麻杏石甘湯治療惡寒,發熱,無汗,咳而咽痛,一身盡痛;

用小青龍湯治療心下有水氣之咳嗽;

用射干麻黃湯治療咳逆,倚息,吐涎沫之痰飲病;

用麻黃附子甘草湯治療脈微細,但欲寐之少陰病。

在經方裡面以感冒為例,大家都懂風寒感冒用麻黃湯,風熱感冒用麻杏石甘湯,然而比較虛弱的病人患上感冒大家往往忽略了一方子,麻黃附子甘草湯。以下為一則《經方實驗錄》中運用的麻黃附子甘草湯案例。

餘嘗治上海電報局高君之公子,年五齡,身無熱,亦不惡寒,二便如常,但欲寐,強呼之醒,與之食,食已,又呼呼睡去。按其脈,微細無力。餘曰:此仲景先聖所謂少陰之為病,脈微細,但欲寐也。顧餘知治之之方,尚不敢必治之之驗,請另乞診於高明。高君自明西醫理,能注射強心針,顧又知強心針僅能取效於一時,非根本之圖,強請立方。餘不獲已,書:

熟附片(八分) 淨麻黃(一錢) 炙甘草(一錢)

與之,又恐其食而不化,略加六神曲、炒麥芽等消食健脾之品。次日復診,脈略起,睡時略減。當與原方加減。五日,而痧疹出,微汗與俱。疹密佈周身,稠逾其他痧孩。痧布達五日之久,而胸悶不除,大熱不減,當與麻杏甘石重劑,始獲痊癒。一月後,高公子又以微感風寒,復發嗜寐之恙,脈轉微細,與前度仿佛。此時,餘已成竹在胸,不虞其變,依然以麻黃附子甘草湯輕劑與之,四日而蕆。

【按】麻黃能開肺氣,附子能強心臟,甘草能安腸胃,三者合則為麻黃附子甘草湯,能治虛人之受邪,而力不足以達邪者。若麻黃附子細辛湯則以細辛易甘草,其力更偉。蓋細辛芳香,能蠲痰飲而辟穢濁故也。夫脈微細但欲寐如本案所雲固為少陰病,若更進而兼身熱惡寒蜷臥,亦為少陰病,不過有輕重緩急之分爾。

總結

肺主皮毛,若風寒之邪外襲則外束肌表,腠理開合失司,則感冒由生。然而麻黃善於開肺宣肺,驅邪外出,臨床上許多肺病沒有用上麻黃,很難治好。麻黃配上熱藥的桂枝能治風寒外感,配上辛涼的石膏治療風熱外感,麻黃配上溫裡扶正的附子能治陽虛外感,故曹穎甫在《經方實驗錄》中,麻黃在治療肺系疾病中擔當不可替代的角色,如果辨證準確,配伍運用得當,效果是立竿見影的。當然,除了肺系疾病,麻黃在治療歷節病和背後腦疽也擔當了重要角色,本編不詳細討論。

以上資訊僅供參考,讀者不能自行配藥。如有任何疑問,請先諮詢註冊中醫師之意見。

(文章照片由互聯網提供)

(譽豐中醫診療中心版權所有, 未經同意, 不得轉載或翻印)

bottom of pag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