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 of page
Search
  • 曾家怡醫師

痔瘡


痔瘡|中醫

痔瘡|中醫

俗語說「十個男人九個痔」,甚至有人說「十個女人十個痔」,可見痔瘡是一個甚為常見的疾病。以下將對痔瘡作進一步介紹:

認識痔瘡

要認識痔瘡,首先要認識肛門附近的正常生理。在正常情況下,直腸末端至肛門下的肛墊可有助控制排便。若肛墊發生充血、肥大、鬆弛甚至斷裂時,肛墊彈性回縮的作用逐漸減弱,因而下移、脫垂而形成痔瘡。根據痔瘡生長的位置,以肛管齒線為界,可分為內痔、外痔及混合痔。

痔瘡的病徵

就內痔而言,由於肛管齒線以上的位置對痛感不明顯,因此內痔初起時並無疼痛感,一般以無痛性便血為主要症狀,便血與大便不相混。由於受到痔瘡的壓迫,可感到排便困難、大便形狀改變、排出粘液等。若痔瘡逐漸增大,可於排便時痔瘡脫出肛門外,一般於大便後能自然縮回肛門內,嚴重者於大便時或步行時痔瘡脫出肛門外不能自行回納,需用手幫助。

至於外痔,由於肛管齒線以下的痛感較明顯,因此外痔除了會出現大便出血的症狀外,出血時局部會產生疼痛。

痔瘡的成因

西醫認為,由於長時間的便秘或腹瀉、長期負重、站立或坐下、肥胖、懷孕、長時間咳嗽等,都會令腹部壓力增加,令肛門附近血液循環受阻,容易引致局部血管腫脹充血。此外,年老、精神緊張的人士也較易患有痔瘡。

中醫認為,由於臟腑功能失調,加上飲食不節,過食辛辣煎炸等上火食物,使風燥濕熱下迫,或因久坐、長期大便過度用力等因素,使肛門局部氣血瘀滯不行,而成痔瘡。若加上氣血不足,更令痔瘡容易脫出。

中醫治療

治療時,中醫可根據患者的症狀辨證論治。中藥除了能起止血、止痛的作用外,更重要的是要使患者能保持大便規律通暢,患者同時亦應多食蔬菜,少食辛辣,及養成每日定時排便的習慣,避免久坐久卧,皆可有助預防痔瘡惡化。

除內服中藥外,亦可配合中藥熏洗,能起收斂止痛的作用。若內痔反覆脫出難以自行縮回,或需考慮西醫手術治療。

以上資料謹供參考。如有疑問,請向註冊中醫師查詢。

(文章照片由互聯網提供)

(譽豐中醫診療中心版權所有, 未經同意, 不得轉載或翻印)

bottom of pag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