October 31, 2019
October 31, 2019
October 31, 2019
October 31, 2019
October 31, 2019
October 31, 2019
September 30, 2019
September 30, 2019
September 30, 2019
September 30, 2019
最新文章
熱門文章
經方《桂枝茯苓丸》的古今應用與體會
March 31, 2019

中藥|中醫
經方廣義是指經典之方,狹義泛指《傷寒論》和《金匱要略》裡面的處方,為我國東漢醫家張仲景所撰寫的,又稱為方書之祖。今天我們談談經方《桂枝茯苓丸》的古今應用和體會。
《桂枝茯苓丸》源於《金匱要略·婦人妊娠病》篇,由桂枝、茯苓 、牡丹皮、桃仁、芍藥各等分組成,其功用為活血化瘀,緩消癥塊。主治婦人素有瘕病,瘀阻胞宮,血溢脈外,漏下不止之症。其組方嚴謹,療效顯著,而被歷代醫家廣泛使用。
金匱原文
婦人宿有癥病,經斷未及三月,而得漏下不止,胎動在臍上者,為癥痼害。妊娠六月動者,前三月經水利時,胎也;下血者,後斷三月衃也。所以血不止者,其癥不去故也,當下其癥,桂枝茯苓丸主之。
用量用法: 桂枝、茯苓、牡丹(去心)、桃仁(去皮尖,熬)、芍藥各等份。上為末,煉蜜為丸,如兔屎大。每日一丸,食前服。不知,加至三丸。
原文淺釋
上述條文論述妊娠與癥病的鑒別以及癥病的治法。宿有癥病: 指舊有癥積病,未到3月忽又漏下不止,並覺臍上似有胎動,不是真正胎動,是癥病所致。停經6個月胎動,受孕前3個月,月經應按時通利,子宮膨大按月增長,按壓柔軟不痛,這是妊娠,前3個月,月經即失常,然後停經3月,又漏下紫色晦暗的瘀血,子宮膨大不按月經增長,有壓痛,雖見臍上跳動,但這是癥病而不是妊娠。方用桂枝茯苓丸消瘀化癥,瘀血去而新血得以歸經。
方義
本方藥物功專,寒溫相宜,攻堅而不傷正,消瘀而不耗陰,是活血化瘀,消癥散結的有效方劑。
方中桂枝扶陽通血脈;茯苓淡滲,健脾益氣;芍藥調和營血;丹皮、桃仁活血消瘀化癥。煉蜜為丸,丸以緩圖,藥性和緩。其劑量甚小,故藥力不急不竣,是取其平穩之意,緩施下癥之計,收消不傷正之功。
各家之論
《金匱玉函經二注》記載:“桂枝、桃仁、丹皮、芍藥能去惡血; 茯苓亦利腰臍間血,即是破血。然有散有緩、有收有滲、結者散以桂枝之辛; 肝藏血,血蓄者肝急,緩以桃仁、丹皮之甘;陰氣之發動者,收以芍藥之酸; 惡血既破,佐以茯苓等之淡滲,利而行之。”
《金匱要略方義》認為本方為化瘀消癥之緩劑。方中以桃仁、丹皮活血化瘀; 則等量之白芍,以養血和血,庶可去瘀養血,使瘀血去,新血生;加入桂枝,既可溫通血脈以助桃仁之力,又可得白芍以調和氣血;佐以茯苓之淡滲利濕,寓有濕祛血止之用。綜合全方,乃為化瘀生新、調和氣血之劑。”
臨床應用
桂枝茯苓丸原為治療瘀血內阻、血不歸經之癥瘕,證見腹部有塊,觸之不移下血紫晦塊多,舌質暗或有瘀點瘀斑,脈澀之症。後人在張仲景辨證基礎上、將本方加減應用於子宮肌瘤、子宮內膜異位症、官外孕、人工流產後惡露不淨以及冠心病心絞痛、頑固性失眠、健忘、青春期肥胖、乳脹、功能性水腫、痤瘡、嗜食等證屬瘀血內阻者,現舉三例說明之。
1異位妊娠
王某,女32歲,已婚,幹部,住院號13477,主因停經52d,伴陰道出血2d,於2004年9月2日以宮外孕入產科給予米非司酮及甲氨蝶呤治療11d,於9月13日轉入中醫科,血HCG 567.9IU/L。B超提示:右附件區可見37.6mmx24.7mm×38.1mm中低包塊,內可見直徑7.3mm小暗區,周邊可見中強回聲。診為:右附件區異常回聲,異位妊娠。陰道有少量出血,色鮮紅,有輕微脹痛,下墜感,舌質紅,苔薄白,脈沉弦。中醫診斷:異位妊娠,少腹血瘀證。治以活血化瘀、消癥殺胚。方用桂枝茯苓丸加減。桂枝10g,茯苓15g,赤芍10g,丹皮10g,桃仁10g,三棱10g,莪術10g,薏苡仁20g,紅藤10g水蛭10g,丹參10g,鱉甲10g,蜈蚣2條。水煎服,日1劑,治療60d,間斷復查血HCG數次均逐漸下降至正常,B超檢查:右附件區包塊逐漸縮小而出院。隨訪1年後懷孕(宮內孕)。
2尿瀦留
加味枝茯苓丸治療前列腺肥大引起的尿瀦留。用本方(桂枝、茯苓、桃仁、赤芍、丹皮、大黃、益母草、川牛膝、芧根、澤瀉、車前子、黨參、棉苠)治療本證15例,均獲痊癒。
3皮膚變應性結節性血管炎
本方加減治療30例,本方含桂枝、丹皮各10克、茯苓15克,赤芍12克、桃仁(去尖,搗)9克。水煎服日1劑,每次100毫升,空腹溫服,日3次。氣虛者加黃苠60克: 血瘀盛者加三棱、莪朮各6克;重占加黃柏10克;下肢浮腫者加漢防己12克,冬瓜皮15克;面部浮腫者加羌活6克,兼有表證加防風15克;皮膚結節大而不易消退者加當歸尾15克,丹參12克。結果: 痊癒(皮下結節消散,低熱、關節疼痛消失,隨訪三年未復發) 23例,好轉5例,無效2例。
體會與總結
經方藥味少,藥量大,效力宏,是不少中醫臨床家所推崇,經方也可以說是臨床方劑學的秘祖,不少後世的處方是仿傚經方的思路創立而成的。經方《桂枝茯苓丸》雖然是千年古方,現今仍然廣泛為臨床醫家所應用,只要辦證得當,證屬瘀血內阻,不論婦科內科,依然效如俘鼓,無有不效,足證經方歷久不衰,突顯出經方運用與辨證論治相配合的重要性。所以,博極醫源,精勤不倦,勤求古訓,博采眾方,致力研究運用好經方是我等後輩應竭力追求的目標。
#經方 #中藥 #中醫
(文章照片由互聯網提供)
(譽豐中醫診療中心版權所有, 未經同意, 不得轉載或翻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