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 of page
Search
尹進龍醫師

經方《桂枝茯苓丸》的古今應用與體會


中藥|中醫

中藥|中醫

經方廣義是指經典之方,狹義泛指《傷寒論》和《金匱要略》裡面的處方,為我國東漢醫家張仲景所撰寫的,又稱為方書之祖。今天我們談談經方《桂枝茯苓丸》的古今應用和體會。

《桂枝茯苓丸》源於《金匱要略·婦人妊娠病》篇,由桂枝、茯苓 、牡丹皮、桃仁、芍藥各等分組成,其功用為活血化瘀,緩消癥塊。主治婦人素有瘕病,瘀阻胞宮,血溢脈外,漏下不止之症。其組方嚴謹,療效顯著,而被歷代醫家廣泛使用。

金匱原文

婦人宿有癥病,經斷未及三月,而得漏下不止,胎動在臍上者,為癥痼害。妊娠六月動者,前三月經水利時,胎也;下血者,後斷三月衃也。所以血不止者,其癥不去故也,當下其癥,桂枝茯苓丸主之。

用量用法: 桂枝、茯苓、牡丹(去心)、桃仁(去皮尖,熬)、芍藥各等份。上為末,煉蜜為丸,如兔屎大。每日一丸,食前服。不知,加至三丸。

原文淺釋

上述條文論述妊娠與癥病的鑒別以及癥病的治法。宿有癥病: 指舊有癥積病,未到3月忽又漏下不止,並覺臍上似有胎動,不是真正胎動,是癥病所致。停經6個月胎動,受孕前3個月,月經應按時通利,子宮膨大按月增長,按壓柔軟不痛,這是妊娠,前3個月,月經即失常,然後停經3月,又漏下紫色晦暗的瘀血,子宮膨大不按月經增長,有壓痛,雖見臍上跳動,但這是癥病而不是妊娠。方用桂枝茯苓丸消瘀化癥,瘀血去而新血得以歸經。

方義

本方藥物功專,寒溫相宜,攻堅而不傷正,消瘀而不耗陰,是活血化瘀,消癥散結的有效方劑。

方中桂枝扶陽通血脈;茯苓淡滲,健脾益氣;芍藥調和營血;丹皮、桃仁活血消瘀化癥。煉蜜為丸,丸以緩圖,藥性和緩。其劑量甚小,故藥力不急不竣,是取其平穩之意,緩施下癥之計,收消不傷正之功。

各家之論

《金匱玉函經二注》記載:“桂枝、桃仁、丹皮、芍藥能去惡血; 茯苓亦利腰臍間血,即是破血。然有散有緩、有收有滲、結者散以桂枝之辛; 肝藏血,血蓄者肝急,緩以桃仁、丹皮之甘;陰氣之發動者,收以芍藥之酸; 惡血既破,佐以茯苓等之淡滲,利而行之。”

《金匱要略方義》認為本方為化瘀消癥之緩劑。方中以桃仁、丹皮活血化瘀; 則等量之白芍,以養血和血,庶可去瘀養血,使瘀血去,新血生;加入桂枝,既可溫通血脈以助桃仁之力,又可得白芍以調和氣血;佐以茯苓之淡滲利濕,寓有濕祛血止之用。綜合全方,乃為化瘀生新、調和氣血之劑。”

臨床應用

桂枝茯苓丸原為治療瘀血內阻、血不歸經之癥瘕,證見腹部有塊,觸之不移下血紫晦塊多,舌質暗或有瘀點瘀斑,脈澀之症。後人在張仲景辨證基礎上、將本方加減應用於子宮肌瘤、子宮內膜異位症、官外孕、人工流產後惡露不淨以及冠心病心絞痛、頑固性失眠、健忘、青春期肥胖、乳脹、功能性水腫、痤瘡、嗜食等證屬瘀血內阻者,現舉三例說明之。

1異位妊娠

王某,女32歲,已婚,幹部,住院號13477,主因停經52d,伴陰道出血2d,於2004年9月2日以宮外孕入產科給予米非司酮及甲氨蝶呤治療11d,於9月13日轉入中醫科,血HCG 567.9IU/L。B超提示:右附件區可見37.6mmx24.7mm×38.1mm中低包塊,內可見直徑7.3mm小暗區,周邊可見中強回聲。診為:右附件區異常回聲,異位妊娠。陰道有少量出血,色鮮紅,有輕微脹痛,下墜感,舌質紅,苔薄白,脈沉弦。中醫診斷:異位妊娠,少腹血瘀證。治以活血化瘀、消癥殺胚。方用桂枝茯苓丸加減。桂枝10g,茯苓15g,赤芍10g,丹皮10g,桃仁10g,三棱10g,莪術10g,薏苡仁20g,紅藤10g水蛭10g,丹參10g,鱉甲10g,蜈蚣2條。水煎服,日1劑,治療60d,間斷復查血HCG數次均逐漸下降至正常,B超檢查:右附件區包塊逐漸縮小而出院。隨訪1年後懷孕(宮內孕)。

2尿瀦留

加味枝茯苓丸治療前列腺肥大引起的尿瀦留。用本方(桂枝、茯苓、桃仁、赤芍、丹皮、大黃、益母草、川牛膝、芧根、澤瀉、車前子、黨參、棉苠)治療本證15例,均獲痊癒。

3皮膚變應性結節性血管炎

本方加減治療30例,本方含桂枝、丹皮各10克、茯苓15克,赤芍12克、桃仁(去尖,搗)9克。水煎服日1劑,每次100毫升,空腹溫服,日3次。氣虛者加黃苠60克: 血瘀盛者加三棱、莪朮各6克;重占加黃柏10克;下肢浮腫者加漢防己12克,冬瓜皮15克;面部浮腫者加羌活6克,兼有表證加防風15克;皮膚結節大而不易消退者加當歸尾15克,丹參12克。結果: 痊癒(皮下結節消散,低熱、關節疼痛消失,隨訪三年未復發) 23例,好轉5例,無效2例。

體會與總結

經方藥味少,藥量大,效力宏,是不少中醫臨床家所推崇,經方也可以說是臨床方劑學的秘祖,不少後世的處方是仿傚經方的思路創立而成的。經方《桂枝茯苓丸》雖然是千年古方,現今仍然廣泛為臨床醫家所應用,只要辦證得當,證屬瘀血內阻,不論婦科內科,依然效如俘鼓,無有不效,足證經方歷久不衰,突顯出經方運用與辨證論治相配合的重要性。所以,博極醫源,精勤不倦,勤求古訓,博采眾方,致力研究運用好經方是我等後輩應竭力追求的目標。

(文章照片由互聯網提供)

(譽豐中醫診療中心版權所有, 未經同意, 不得轉載或翻印)

bottom of pag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