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行性腮腺炎
December 31, 2019

流行性腮腺炎|中醫
“痄腮”這個病名對於年輕一代可能感到很陌生,亦甚少有機會見過生“痄腮”的患者,但如果你是80年代或以前出生,或者亦曾見過有同學朋友曾患上這種疾病後,兩邊腮位臌脹紅腫,面上被畫了一個大大的“虎”字,說話因疼痛變得含糊不清的情境。
“痄腮”是中醫病名,指因感受風溫邪毒,壅阻少陽經脈引起的時行疾病。亦即是現代醫學的流行性腮腺炎,是由腮腺炎病毒引起的傳染性疾病。
臨床表現:
1.初期症狀可有發燒,頭痛,肌肉酸痛和疲倦感。
2.上症出現約1-2天后,以耳垂為中心腮部漫腫,邊緣不清,皮色不紅,壓之疼痛或有彈性,通常先發於扭轉,繼發於另一側。
3.口腔內腮腺管口可見紅腫
4.腮腺腫脹約4-5天開始消退,整個病程約1-2週。
中醫治療初期著重疏風清熱,熱盛時重以清熱解毒,軟堅散結為主。另可透過局部外敷中藥,如鮮蒲公英或去刺仙人掌於腮部患處緩解不適。由於初期症狀與一般感冒相似,因此患者可能掉以輕心,常於腮腺部位紅腫疼痛時才求診發現染上腮線炎。
此病可經飛沫感染或直接接觸患者傳染,潛伏期以12-25日不等,以1歲以上的小童最容易感染。普遍而言,1989年或以後於香港出生的市民於一歲時已接種疫苗,而感染過腮腺炎的患者通常可終生免疫,因此現時在香港未見有廣泛的傳染。雖然流行性腮腺炎的預後良好,但有少部分人有機會出現失聰或腦部、胰臟、睪丸或卵巢受感染等併發症。而部分非本地出生或外籍居港工作人員未必曾接種疫苗,因此一旦出現症狀應立即求醫,並做好消毒清潔措施。如有任何疑問應向註冊醫生查詢。
#流行性腮腺炎 #中醫
(文章照片由互聯網提供)
(譽豐中醫診療中心版權所有, 未經同意, 不得轉載或翻印)
熱門文章
最新文章
August 31, 2020
August 31, 2020
August 31, 2020
August 31, 2020
August 31, 2020
August 31, 2020
August 31, 2020
July 31, 2020
July 31, 2020
July 31, 20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