認識更年期綜合症
December 31, 2019

更年期綜合症|中醫
更年期綜合症又稱為絕經前後綜合症。普遍發生在婦女45-50歲左右,平均年齡49歲,近年發病年齡有提早趨勢,跟提早來月經,早熟有關,也有特殊案例到56-57歲才絕經。由於性激素含量逐漸減少,引起一系列生理和心理的影響。持續時間長短不一,短者幾個月或2-3年,嚴重者可長達5-10年。
臨床表現:
主要表現為月經混亂。
1.月經週期延長或間歇性閉經,月經的血量、行經時間逐漸縮短,漸漸月經停止。
2.月經週期縮短,月經量多,甚至出現不規則陰道大出血,經期延長或淋漓不止,以後逐漸減少至絕經。
3.月經突然停止,不復來。
全身症狀:
1.心腦血管系統:潮熱出汗、心慌氣短、胸悶不適、心律不齊、血壓波動、高血脂、頭痛、眩暈、耳鳴、眼花。
2.神經精神系統:性格改變、情緒波動、煩躁不安、消沉抑鬱、焦慮、恐懼、失眠、多疑、記憶力減退、注意力不集中、思維和語言分離,甚至輕生。
3.泌尿生殖系統:陰道乾澀、性交疼痛、性欲減退、陰道炎、尿道炎、外陰炎、肛門週期炎、外陰瘙癢、外陰白斑、膀胱炎、乳房萎縮、乳腺增生、應力性尿失禁。
4.骨骼肌肉系統:骨質疏鬆、肌肉酸脹痛、乏力、關節足跟疼痛抽筋、駝背、易骨折、指甲變脆、脫髮。
5.皮膚粘膜系統:乾燥瘙癢、彈性減退、光澤消失、水腫、皺紋、老年斑、口幹、口腔潰瘍、眼睛乾澀、皮膚感覺異常(麻木、針刺、蟻爬、溫度降低等)。
臨床上最常見的、出現率比較高的是心腦血管系統和神經精神系統改善的比較多,大部分婦女主要以潮熱出汗、血壓波動、煩躁不安、失眠等為主,其他系統改善明顯較少。
辨証分型
1.陰虛內熱:絕經前後月經紊亂, 月經提前為多,量或多或少,或崩或漏,色鮮紅,烘熱汗出,面紅潮熱,腰膝酸軟,頭暈耳鳴,尿少便乾,舌質紅、少苔或黃苔,脈細數。
2.陰虛血燥:經斷之年,頭暈耳鳴,腰膝酸軟,肢體麻木、瘙癢,或有蟻行感,皮膚乾燥,陰部乾澀,大便乾燥,舌質紅、少苔,脈虛細數。
3.腎虛血瘀:腰痛膝軟,頸肩背痛,四肢麻痹,關節疼痛,頭痛,失眠健忘,舌淡紫、苔薄,脈細澀。
4.陰虛陽亢:經斷前後,烘熱汗出,煩躁易怒,頭暈耳鳴,腰膝酸軟,雙目乾澀,舌質紅、少苔,脈細弦數。
5.心腎不交:經斷前後,烘熱汗出,心悸怔忡,失眠多夢,心煩不寧,甚者情志異常,舌尖紅、苔薄白,脈細數。
6.腎陽虛:絕經前後,腰背酸冷,精神萎靡,形寒肢冷,小便清長,夜尿頻,或面浮肢腫,納呆便溏,甚者五更泄瀉,或經行量多,崩中漏下,經色淡暗,舌質淡、苔薄白,脈沉細弱。
7.腎陽陰兩虛:絕經前後,月經雜亂,量少或多;忽冷忽熱,頭暈耳鳴,健忘,烘熱汗出,汗出惡風,腰背冷痛,舌淡、苔薄,脈沉弱。
中醫調理更年期症狀以調理腎為本,注重平調腎中陰陽。鼓勵患者多參與社交活動,放慢生活節奏,轉換心情,切忌熬夜,宜清淡飲食,對病情有幫肋。
#更年期綜合症 #中醫
(文章照片由互聯網提供)
(譽豐中醫診療中心版權所有, 未經同意, 不得轉載或翻印)
熱門文章
最新文章
August 31, 2020
August 31, 2020
August 31, 2020
August 31, 2020
August 31, 2020
August 31, 2020
August 31, 2020
July 31, 2020
July 31, 2020
July 31, 20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