瘟疫|中醫
中醫把近年出現的流感, 非典型肺炎, 甲流, 禽流感, 及最近的新冠狀病毒肺炎統稱為瘟疫, 瘟疫乏指具有強烈的傳染性的疾病, 中醫在數千的歷史中, 有不少防治瘟疫的經驗。
在預防方面, 中醫認為正氣內存, 邪不可干, 邪之所湊,其氣必虛。 因此平時的正氣提升對預防瘟疫起極大的預防作用, 這句說話源於中醫的經典<<黃帝內經>>, 意思是在人體正氣強盛的情況下,邪氣不易侵入機體,也就不會發生疾病。而邪氣之所以能夠侵犯人體,一定是因為正氣已經虛弱了。
早睡早起,多曬太陽,主要是為了充分接受天陽之氣,使人體代謝適應這種變化而活躍起來。早晨起床後,穿著宜寬鬆,面向東方日出之地,全身放鬆做深呼吸,可以吐故納新,補人體陽氣之不足。此外,也可選擇晴朗的中午、傍晚陽光充足、環境優美、空氣新鮮之地,作補陽之用。
適量運動,可考慮在家中陽台,或公園空曠地方,做八段錦。八段錦是一種在中國古代發明的健身方法,八段錦一般是由八種動作組成,每種動作稱為一「段」。八段錦的動作一般比較舒緩,適合各年齡段的人鍛鍊。
注意保暖,春天天氣乍暖還寒,氣候變化大,溫差明顯。因此,春天也是上呼吸道感染、流感、麻疹等疾病高發的季節。此時,特別是老人和小孩儘量少去公共場所,不要穿得太單薄,勤洗手,瘟疫流行典間出外建議配戴可抵擋飛沫的口罩。
若平時容易感冒,可考慮服用中醫的玉屏風散。此配方只有黃芪、白朮、防風三味藥,是抵禦風邪、預防感冒的好藥。
另外,保持心情舒暢也是顧護正氣不可或缺的一環。
治療方面,歷來中醫常用治療瘟疫的方劑實在不少,列舉部份:如達原飲出自<<溫疫論>>,具宣濕化痰,透達膜原的作用,專治瘟疫邪伏膜原;人參敗毒散出自<<太平惠民和劑局方>>,具有扶正袪邪,益氣解表,散風袪濕的作用;普濟消毒飲出自<<東垣試效方>>,具有清熱解毒,疏風散邪的作用;連花清瘟膠囊,具有清瘟解毒,宣肺泄熱的作用,專治流感的熱毒襲肺證。
2003年的非典型肺炎,香港人記憶仍歷歷在目,廣州中醫藥大學兩家附屬醫院採取中醫為主,中西醫綜合治療方法治療非典型肺炎,療效顯著,廣州中醫藥大學第一附屬醫院2003年收治患者36例,無1例死亡;廣東省中醫院,即廣州中醫藥大學第二附屬醫院2003年收治患者112人,除第一批有7人死亡之外,其余均合部治癒出院。根據统計,非典型肺炎使用的單咊中藥主要有金銀花,黃茋,連翹和甘草。
2019年年底爆發新冠狀病毒肺炎,中醫在抗疫方面也起了較好的療效,中國中醫科學院等專家認為新冠狀病毒肺炎患者舌苔厚膩腐,濕濁之象,並有惡寒發熱或無熱,干咳,咽干,疲乏,胸悶,脘痞,或嘔噁,便溏,舌質淡或淡紅,脈濡等,當屬 "寒濕瘟疫",是感受寒濕疫毒而發病。
武漢新冠狀病毒肺炎防控指揮部建議使用的處方為:麻黃,石膏,杏仁,薑活,葶藶子,貫眾,地龍,徐長卿,藿香,佩蘭,蒼朮,茯苓,白朮,焦三仙,厚樸,檳榔,草果,生薑。
而國家中醫藥管理局啟動 "防治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中醫藥有效方劑篩選研究"專項,推薦使用清肺排毒湯,此方由<<傷寒雜病論>>的麻杏石甘湯,射干麻黃湯,小柴胡湯,五苓散等多個治療由寒邪引起的經典方劑組合而成,處方為:麻黃,炙甘草,杏仁,石膏,桂枝,澤瀉,豬苓,白朮,茯苓,柴胡,黃芩,半夏,生薑,紫菀,款冬花,射干,細辛,山藥,枳實,陳皮,藿香。此方可用於治療新冠狀病毒肺炎的輕型,普通型,重型患者,在危重型患者則需配合西醫治療。
中醫在中國近現代的防治瘟疫的過程中發揮著重要的作用。由2003年的非典型肺炎,2005年到2015年十年內多次的甲流,禽流感及MERS,以至到2019年的新冠狀病毒肺炎,中醫藥都發揮其獨特的重要作用。
(文章照片由互聯網提供)
(譽豐中醫診療中心版權所有, 未經同意, 不得轉載或翻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