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 of page
Search
  • 周珈瑩醫師

腸易激綜合征


腸易激綜合征|中醫

腸易激綜合征|中醫

腸易激綜合征(irritable bowel syndrome,IBS)是一種慢性腸道功能性問題,並缺乏明顯形態學和生化異常改變的症候群。其主要症狀包括腹痛、腹脹、排便習慣改變及大便異常等,症狀可持續存在或間歇發作。另外,亦可伴隨上消化道症狀如胃灼熱、胃酸倒流,以及一些消化道以的症狀如乏力、尿頻尿急等。臨床上,對於IBS的病因未明,普遍認為本病非單一因素造成。其病因多樣,當中包括如腸道動力的異常、神經系統異常、腸道茵群失調、感染、精神心理障礙等。在中醫學上屬腹脹、腹痛、腹瀉及便秘等範疇。

參考美國腸胃科學會IBS羅馬IV標準分類,IBS的診斷標準為︰

反復發作的腹痛,近3個月內平均每周發作最少1次,並伴有下面2項或以上的症狀︰

1. 腹痛與排便相關;

2. 症狀發生伴隨排便頻率改變;

3. 症狀發生伴隨糞便質狀改變;

症狀持續6個月或以上,近3個月符合以上診斷標准,而且沒有任何可解釋症狀的器質性病變,方可診斷。

參照羅馬IV標準,IBS可以分類為︰

1. 便秘型(IBS-C); 至少25%的糞便為硬/乾球糞,且糊狀/水樣糞便少於25%。

2. 腹瀉型(IBS-D); 至少25%的賞便為糊狀/水樣糞便,且硬/乾球糞少於25%。

3. 混合型(IBS-M);便秘及腹瀉型混合出現,至少25%的糞便為硬/乾球糞,及至少25%的賞便為糊狀/水樣糞便。

4. 不定型(IBS-U);符合IBS的診斷標準,但糞便形態不符合以上三型。

《素問•陰陽應象大論》中︰「清氣在下,則生飱泄,濁氣在上,則生䐜脹。」人體的氣機,脾主清,胃主降。清陽之氣應該在上,但如果清氣反而下陷,則會出現腹瀉的現象。以脾氣虛為例,脾以升為順,若脾氣虛,清陽則不升,因而導致腹瀉。濁氣主要指水谷之氣,水谷之氣應該往下,但如果濁氣反而上逆,胃氣不降,則會出現胃腹脹滿的現象。氣機的升降可導致泄瀉、腹脹等IBS常見的症狀,故在治療本病的用藥上,應以使氣機調暢為治療的根本。

本病病因病機主要基於本虛,以肝、脾、肺、腎、胃等臟腑等的異常較多見,均可影嚮IBS的病況。

肝主疏泄,調暢氣機,《讀醫隨筆. 卷四》曰:「凡臟腑十二經之氣化,皆必借肝膽之氣化以鼓舞之,始能調暢而不病」。肝主疏泄的功能對全身各臟的升降出入具協調作用,能使氣機升降及水道的運行若患者情志失調,肝之疏泄太過,橫逆犯脾,水濕並走腸道而引起腹瀉。疏泄不及,木不疏土,脾土升降之氣壅滯,阻塞不暢,發為腹痛。

脾主運化,運化水濕,主升清,把水穀精微上輸於心、肺及頭目,助水液營養等輸布全身。脾之升清與胃相對,胃主通降,下降糟粕,胃腐熟水穀後,下輸小腸分清別濁,濁者下移大腸排出。脾胃居於中焦,其性一升清一降濁,兩者相合,為人體氣機升降的樞紐,助水液輸布,以維持氣機升降出入的動態及平衡。若患者飲食不節,勞倦內傷,脾虛不能運化水谷,積滯於內,脾胃升降失常,使清氣不升,濁氣不降,則可發生泄瀉、腹脹、便秘等。

肺主氣,司呼吸,主宣發肅降。肺和大腸相表里,肺和大腸的關係體現在肺主氣及大腸主傳導上。大腸的傳導功能有賴於氣機的升降而運行,肺氣清肅下降,大腸之氣隨之而降。另外,肺主行水,能通調水道,對體內水液輸布、運行和排泄具調節作用。通過肺宣發和肅降的特性,調節水液的排出。在IBS症狀上,大便的性質可體現水液輸布的影嚮上,水液多則泄瀉,水瀉不足則便秘。

腎主水,司開合,能調節人體的水代謝平衡。腎亦主一身陰陽,腎陽對各臟腑有著推動的作用,助脾胃運化水谷。若患者年老體弱,久病體虛,房勞不節等,使命門火衰,脾失温煦,則使脾之功能失調。

根據《腸易激綜合征中醫診療專家共識意見(2017)》,IBS-D分型為肝鬱脾虛、脾虛濕盛、脾腎陽虛、脾胃濕熱及寒熱錯雜証;IBS-C分型為為肝鬱氣滯、胃腸積熱、陰虛腸燥、脾腎陽虛、肺脾氣虛。由此可見IBS-D和IBS-C在証型上亦有相類之處,其病機以虛損居多,邪實相對較輕。由此可見治療IBS時以補虛為基礎,並按病機及症狀配以理氣、解表、化濕、溫裡、瀉下等藥,以調氣機。常用於治療IBS-D的方劑有痛瀉要方、參苓白朮散、半夏瀉心湯、理中丸、烏梅丸、四神丸等。IBS-C常用的方劑有麻子仁丸、逍遙散、桂枝加芍藥湯等。

因於IBS是由於多種因素所導致的功能異常。故在IBS的治療過程中,亦非常強調非藥物治療上的配合,包括飲食、心理精神、生活起居上的調護。

(文章照片由互聯網提供)

(譽豐中醫診療中心版權所有, 未經同意, 不得轉載或翻印)

bottom of pag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