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普|中醫
中醫的脈診總讓人感覺撲朔迷離,其實脈象裏頭透露大量信息。
古人早早意識到,身體的各個系統由經絡聯繫,不同經絡有不同的功能特點,而透過該經絡上的脈管搏動可以窺探內裏氣血狀態,協助評估健康狀況,所以起初古人會逐個身體部分、逐條經絡診察,例如用兩額之動脈(如太陽穴)以候頭角之氣,手太陰的寸口脈以察肺,足少陰的太溪脈以候腎,全身診候,後世稱為「遍診法」。
後來《難經》記載,諸經脈裡面,手太陰肺經的寸口即太淵穴附近一段經脈,由於特性是「脈之大會」,其他經脈的氣都會匯聚於此,能夠更方便進行脈診,於是「寸口」脈法就廣用至今。
「寸口脈法」取的是雙手撓骨莖突的一段撓動脈,分前、中、後三段,名叫「三部」,即寸、關、尺。「寸」對應人體上部及心、肺,「關」則對應人體中部及肝、脾,「尺」反映人體下部及腎。把脈時分別於雙手各「三部」作出三個深淺力度的按壓,就是「九候」。以上是基本的分法,但實際上可再更仔細劃分,以對應身體中其他未提及的部份。
把脈的時候,在短短一兩分鐘左右,需要歸納脈速、心律,脈管的張力、粗幼,搏動的力度,血管充盈度及內壁的壓力等,並透過辨別脈管前後左右、不同深淺位置所出現以上各個因素的異常,來判斷身體臟腑氣血的情況,生理病理的狀態。從時間醫學的角度,《內經》記載了四季正常人的脈象,透過對比實際脈象可以得知身體與環境季節的同步性,了解自己如何順應四季來養生。由此可見,把脈就好像現代醫學用核磁共振等造影儀器,來窺探身體裡面的情況,只是以現有科技還未能將脈象影像化投影罷了。
Commen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