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 of page
Search

耳⽳療法

  • 黃育顏醫師
  • Jun 29
  • 2 min read

ree

耳⽳療法|中醫


耳⽳療法,⼜稱耳針療法或耳壓療法,是中醫學中⼀種獨特的治療⽅法,源於中醫理論並結合現代醫學的研究與實踐。以耳朵上的特定穴位為治療靶點,通過刺激這些穴位來調節全⾝的⽣理功能,達到治療疾病、促進健康的效果。 耳⽳療法的理論基於中醫的經絡學說與全息理論。


中醫認為耳朵不僅是聽覺器官,還是⼀個微縮的人體全息圖,如倒置的嬰兒投射到耳朵,使耳廓上的每個穴位都與人體的某個部位或器官相對應。例如,耳垂與頭面部相關,耳輪與四肢相連,耳⾈應內 臟。通過刺激這些穴位,可以調節相應部位的氣血運⾏,促進陰陽平衡,從而改善健康狀況。


現代醫學則從神經學⾓度解釋耳⽳療法的機制。耳朵分佈著豐富的神經末梢,與 ⼤腦和全身各系統密切相關。刺激耳⽳可能通過神經反射路徑,影響中樞神經系統,從而調節內分泌、免疫系統及內臟功能。


耳穴療法的操作⽅式多樣,主要包括耳針、耳壓、耳部按摩及電刺激等。其中耳壓療法最為常⾒,通常使⽤王不留⾏籽貼壓在耳⽳上,患者可⾃⾏按壓以達到持續刺激的效果。每天按壓 3 到 5 次,每次按 1-2分鐘。刺激強度以患者感到輕微酸脹或溫熱感為宜,避免過度刺激。


耳⽳療法的適應症廣泛,涵蓋多種急慢性疾病。以下舉例說明:

1. 疼痛類疾病:頭痛、偏頭痛: 神門、太陽、枕或根據頭痛部位(前額、側頭、枕部)加⽤相 應⽳位,如額或顳。

2. 痛經:⼦宮、內分泌、肝可以平衡激素,疏肝理氣,改善經期不適。

3. 消化系統疾病:胃痛、消化不良:胃、脾、交感,可以調節胃部功能,促進消化,緩解胃 痛。

4. 神經系統疾病:失眠:神⾨、⼼、⽪質下,可以調節⼤腦⽪層功能,安神助眠。

5. 內分泌與代謝疾病:肥胖:內分泌、胃、脾,可以調節代謝,控制食慾,改善消化吸收。

6. 戒煙:肺、神⾨、⼝:清肺減輕煙癮,緩解戒斷焦慮,減輕⼝腔依賴感。


耳⽳療法操作簡便,適應症廣泛,但其療效因⼈⽽異,對於嚴重疾病只能作為輔 助治療,仍需結合其他治療⼿段。如有需要,可向中醫師查詢。


#耳⽳療法 #中醫 


(文章照片由互聯網提供)


(譽豐中醫診療中心版權所有, 未經同意, 不得轉載或翻印)

Comments


© 2024 譽豐中醫診療中心 版權所有

    • Instagram
    • Facebook
    bottom of pag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