膝關節炎
- yufungcmc

- May 30
- 2 min read

膝關節炎|中醫
膝關節炎是造成膝痛的常見原因,其臨床症狀包括慢性膝關節疼痛及功能障礙,對患者的日常生活造成困擾。膝關節炎的發病率與年齡增長及肥胖密切相關。然而,年齡無法逆轉,疼痛及功能障礙亦使減肥變得困難,令不少病人無所適從。
當病情嚴重時,膝關節置換術是一項有效的療法,但手術往往輪候需時,而部分病人基於各種原因可能不視手術為首選。除了西醫的治療,中醫在處理膝關節炎方面也有其獨特的角色。
膝關節炎在中醫學中屬「膝痛」及「痹證」的範疇。臨床上可因應病因病機,對症治療,如偏於風寒者,疏風散寒止痛;偏於風濕者,疏風祛濕止痛,偏於濕熱者,清熱利濕止痛。另外,亦可按疼痛部位,循經論治。治療方法包括內服中藥、外敷中藥及針灸推拿等。
針灸方面,常用穴位包括血海、梁丘、內、外膝眼、足三里、陰陵泉、陽陵泉等等。
預防勝於治療,控制體重和適量運動能降低膝關節炎的風險。建議進行下肢力量訓練,以增強關節穩定性。
而對於已患有膝關節炎的人士而言,受限於疼痛及功能障礙,運動時應量力而為,務求在預防受傷的前題下保持一定運動量。而運動種類亦可按個人需求,靈活變化,以下提供運動建議:
1. 游泳:選擇爬泳、背泳或蝶泳。
2. 平甩功:有節奏地揮動雙手,前後擺動15-30分鐘。
3. 力量訓練:
- 前腿訓練:坐位,小腿離地,與地面垂直,向上提起並緩緩放下。
- 後腿訓練:俯臥,後屈大腿,緩緩放下。
以上動作可進重覆10-20次為一組,進行三組,組間休息1-2分鐘。
透過這些方法,患者可以在保持運動量的同時,降低受傷風險。
(文章照片由互聯網提供)
(譽豐中醫診療中心版權所有, 未經同意, 不得轉載或翻印)




Commen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