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孕症醫學知識分享
- 楊茵雯醫師
- Jun 29
- 3 min read

不孕症|中醫
不孕症:
現代人生活緊張、承受壓力大,再加上科技發達帶來的各種亞健康疾病的影響,因不孕而備受因擾的夫妻愈來愈多。不孕是指夫妻婚後兩年有正常性生活,未採取任何避孕措施而沒能懷孕。可分為原發性不孕和繼發性不孕,前者是從未懷孕,後者是曾有過妊娠,如生育或流產後再未懷孕。
不孕的原因:
1.排卵異常:持續無排卵、排卵稀少、黃體功能缺陷、多囊卵巢綜合征等。
2.輸卵管疾病:盆腔粘連、輸卵管阻塞
3.子宮內膜異位症
4.精液質量異常:精子數目減少、活力減弱、畸形、精液中無精子。
5.其他:如免疫不孕、子宮肌瘤、子宮畸形、不明原因不孕
醫案:
黃小姐,33歲。婚後3年未育。一向月經後期。每次經期3天,伴痛經,經血少,色淡紅。平時易腹冷痛感,腰酸,帶下淋漓,色白清稀,喜熱畏冷,四肢不溫。丈夫體健,性生活正常。經婦科檢查,右側輸卵管增塞,外陰無炎症,宮頸正常,宮體略小於正常,位置前位。脈濡軟,舌質淡,苔薄白。
以中醫角度,此為不孕症,証屬腎陽虛衰,寒凝胞宮。擬內服中藥配合溫針暖宮,加以腹部推拿,日常輔助食療,作溫腎暖宮,化濕通絡,調養氣血。
二次覆診:白帶下減三分之二,小腹冷痛略減。再四次診治後,帶下停止,小腹冷痛感消失,手足轉溫。
後鞏固調理保養,兩個月後停經,出現噁心嘔吐,胃納差,乳房脹痛,為其診脈細弦滑,超聲波檢查發現孕六周大小,尿妊娠試驗陽性。根據臨床所見,屬早期妊娠,成功懷孕。
另外,為鞏固胎元,以防流產或出血,客人於懷孕7-12周也在使用中藥調理,最後約38周誕下一名健康女嬰。
一、病機分析
1. 腎陽虛衰
- 月經後期、經血量少色淡、腰酸、畏冷肢涼,均為腎陽不足、溫煦失職之象。
- 腎陽虛影響天癸至、任通沖盛,導致卵泡發育障礙及黃體功能不足(中醫「氤氳之時」失調)。
2. 寒凝胞宮
- 痛經、腹冷痛、帶下清稀,乃寒客沖任,血行不暢,胞宮失溫。
- 輸卵管阻塞(中醫「胞脈閉阻」)與寒凝血瘀相關,宮體偏小亦提示胞宮失養。
3. 兼夾氣血不足
- 經色淡紅、脈濡軟、舌淡,反映氣血化生不足,與腎陽虛火不暖土(脾土)有關。
二、治療方案
1) 內服中藥:
懷孕前主溫腎暖宮,散寒通絡,健脾化濕止帶;
懷孕後主補養氣血,鞏固胎元
(2) 外治法配合
- 溫針灸:選關元、氣海、子宮、三陰交等穴,艾灸溫通沖任。
- 腹部推拿:循任脈、帶脈揉按,促進局部氣血循環。
(3) 食療輔助
- 桂圓紅棗枸杞、桑寄生茶等溫補之品,忌生冷。
現代醫學對應機制:
(1)輸卵管功能改善:溫針灸與中藥可能促進輸卵管纖毛運動及局部微循環。
(2)激素水平調節:補腎藥(如菟絲子、淫羊藿)具類雌激素作用,可調節下丘腦-垂體-卵巢軸。
(3)子宮內膜容受性:溫陽法能增加子宮血流,利於胚胎著床。
(文章照片由互聯網提供)
(譽豐中醫診療中心版權所有, 未經同意, 不得轉載或翻印)






Commen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