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醫頭痛分型及治療(一)
- 陳憶敏醫師
- Aug 30
- 2 min read
頭痛|中醫
風寒頭痛
風寒頭痛易見在吹到寒風過後發作,易發於秋冬氣溫較低的季節,此外工作環境寒冷如冷氣直吹頭頸部也可引發頭痛。風寒頭痛大多表現為頭部緊痛或是陣發的抽痛感,還可伴隨肩頸拘緊及周身痠痛等症狀。素體陽虛體質、畏風怕冷或是喜吃冰涼的人較易患上風寒頭痛,如人體內陽氣虛弱,其體表抵抗外來邪氣的能力較弱,因此容易受到風寒便引發頭痛。
中醫治療可選用葛根湯及川芎茶調散加減。而風寒頭痛發作時,可以自行先進行頭面部的肌肉放鬆按摩,主要穴位有太陽穴及印堂穴,同時配合後頭部及肩頸的熱敷,對驅散的寒氣效果更佳。另外,亦可用家裡常見的紅糖、生薑取適量後加水煎煮,溫熱飲用後再蓋被臥床,微微出汗,此法對一般風寒感冒後引起的惡寒、頭痛等症狀都能有效緩解。
風熱頭痛
風熱頭痛易見於夏天悶熱天氣,或在冬天泡澡過後、工作常處悶熱的環境也容易患上風熱頭痛。風熱頭痛表現多為脹痛,發病較急,嚴重時還可能有頭痛欲裂的感覺,並伴隨面紅目赤、咽喉疼痛及便祕等情況。素體屬熱性體質或是飲食喜辛辣者受到風熱邪氣容易引發風熱頭痛。
中醫治療風熱頭痛可選用桑菊飲作為加減治療。風熱頭痛發作時,亦可自行按摩穴位如太陽穴、大椎穴,達至疏風清熱,緩解頭痛的效果。風熱頭痛時可以喝點清涼的菊花薄荷茶,有助疏風清熱,清利頭目,減輕由風熱引發的頭痛不適。
(文章照片由互聯網提供)
(譽豐中醫診療中心版權所有, 未經同意, 不得轉載或翻印)






Commen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