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醫頭痛分型及治療(二)
- 陳憶敏醫師
- Oct 30
- 2 min read

頭痛|中醫
風濕頭痛
風濕頭痛是因濕邪侵襲頭部經絡所致,特點是頭部沉重、昏沉,容易感到疲勞。中醫治療上,除了依證型使用內服中藥(如祛風藥、利濕藥)外,還可搭配外治法如針灸,以及透過生活習慣調整,如避免淋雨、注意保暖、規律運動等來緩解症狀。
原因
外邪侵襲:風濕邪氣侵入人體,阻塞頭部經絡,導致氣血運行不順暢。
濕氣重:身體長期處於潮濕環境,或淋雨後未及時排乾,濕氣易隨「風」入體,引發頭痛。
體質虛弱:體質虛弱者在遇到風冷侵襲時,更容易導致氣血鬱滯而引起頭痛。
特性
頭痛感:頭部感覺沉重、昏沉,不適感明顯。
精神狀態:容易感到精神不濟、疲倦想睡。
伴隨症狀:可能伴隨身體懶洋洋、全身不適等症狀,類似感冒或中暑的感覺。
中醫治療
中藥:祛風濕藥,如荊芥、防風、羌活、白芷等,以驅除風濕邪氣。
針灸:針刺穴位如風池、太陽、頭維來疏通經絡、緩解疼痛。
推拿按摩:透過按摩特定的穴位,如風池、肩井、太陽穴等,有助於緩解頭痛和肩頸痠痛。
生活保健與預防
避免淋雨:淋雨後應盡快擦乾身體並換上乾爽衣物。
注意保暖:秋冬季節避免吹風,外出時佩戴帽子、圍巾等。
調適飲食:避免辛辣煎炸、生冷食物,並減少酒類攝取。
規律運動:適量拉筋及鍛煉肌肉,有助於促進氣血循環,緩解緊繃感。
調整姿勢:避免久坐久行或長時間重複同一動作,保持正確姿勢。
舒緩壓力:保持心情舒暢,適當減壓,有助於預防內傷頭痛。
(文章照片由互聯網提供)
(譽豐中醫診療中心版權所有, 未經同意, 不得轉載或翻印)






Commen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