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 of page
Search
  • 梁國軒醫師

壓力致脅肋疼痛


脅肋痛|中醫


上期文章提到長期高壓下不單只引致慢性泄瀉,同時亦能出現頭痛、脅痛、胃痛等多種不適。今期文章繼續以壓力為題,淺談一下其導致脅痛的病因病機,供廣大讀者參考。


一般來說,脅痛是指一側或兩側脅肋部疼痛為主要特徵的疾病,中醫認為病因可簡單分為以下四種,分別是肝氣鬱結、瘀血停滯、肝膽濕熱及肝陰不足型。而本次主要探討實證中肝氣鬱結所引致的脅痛。


壓力與肝氣鬱結的關系

首先壓力並不一定會導致人體出現肝氣鬱結,它只是其中一條導火線。人身處社會壓力無所不在,適度的壓力反而有助自身進步。但當長期身處高壓環境,而又超過自身的可承受範圍,若沒有合適的抒發途徑,便會使原本在人體中升降有序的氣機出現紊亂,氣行受阻不暢,逐漸形成氣機鬱結的狀態。臨床上常見性格急躁、多思多慮的患者容易形成肝氣鬱結,尤以女性患者為多。


肝氣鬱結與脅痛的關系

中醫認為十二經脈中肝經循行於脅肋兩側,故病位多在肝膽。如《景岳全書‧脅痛篇》說:“脅痛之病本屬肝膽二經,以二經之脈皆循脅肋故也”。故當情緒失於疏泄,肝氣運行不暢,氣機失調時便有機會出現胸悶脅痛等症狀。


肝氣鬱結型脅痛的中醫治療

典型的症狀以脅肋脹痛為主,疼痛程度每因情志而有所增減,伴胸悶氣短,納食較差,以苔薄脈弦為多見,較常見的處方為柴胡疏肝散。本方出自明‧張景岳,以四逆散加減化裁,柴胡、白芍、甘草、枳殼(枳實易枳殼以加強理氣)為底方,另加川芎行氣活血,陳皮理氣,香附疏肝和血而成,全方共奏疏肝理氣、和血止痛之功。另外亦可配合中醫針灸療法,針刺合谷、太沖、行間、膻中、印堂等穴位以疏肝解郁、調暢氣機,對治療本病亦有不錯的成效。


個人臨床驗案一則,以供參考。

患者35歲,女性,近月家人因腎結石下腹墜痛,多次陪同出入急症室而未發現病因。眼見其母腹痛反復,身為女兒心情焦慮萬分,不慎病倒,遂就診。其時以左肋下痛1周為主訴,伴見胸悶、胃脹、胃酸倒流,小便正常,大便2-3日一行,時難入睡,夢多,素月經周期以延後為主,約40-60日,形態體胖,痤瘡,體毛較多,故不排除多囊卵巢綜合症。脈沉細,舌淡胖苔白邊有齒印。辨證為典型的肝郁脾虛證,予柴胡疏肝散加牡蠣、延胡索、砂仁、佛手、酸枣仁等藥物治療。

一周後患者覆診,訴脅痛消失,自覺晚上身熱口乾,偶見胃酸倒流,胃脹,二便調,睡眠改善。遂囑其保持情緒舒暢,處方逍遙散疏肝解郁、健脾養血以作愈後。


#脅肋痛 #中醫


(文章照片由互聯網提供)


(譽豐中醫診療中心版權所有, 未經同意, 不得轉載或翻印)


bottom of pag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