婦人潮熱病案
- 朱雪怡醫師
- Oct 30
- 2 min read

更年期|中醫
病案:女,50歲,2025年7月26日初診。
患者今年5月及7月未有經至,素來經行腹痛劇烈,易怒,易患外感。近月每日潮熱汗出,日夜皆作,口乾口苦,胃納一般,腰酸。來診前數天忽患暑濕,予以甘露消毒丹等劑後,外症已除,潮熱汗出、口乾腰酸隨之減輕。然因胃納好轉,食量驟增,潮熱復重,前後投以柴胡溫膽湯、蒿芩清膽湯,皆是服時症緩,停藥復作。
8月21日改投養陰之劑,潮熱復增,每於下午3-4時而作,頭痛頭暈,口乾有痰,大便不暢。其後輾轉數診,直至去除一切陰柔滋膩之味,法從分消走泄。
9月18日覆診方見諸症緩解,汗出亦減。然又因家中勞心繁忙,出現腹脹納少,兩側尤脹,予以蒿芩溫膽湯合金鈴子散。藥後痛脹得瘥,潮熱逐減,夜間得安,舌紅已退,朱點減少,苔較前薄。
9月26日月經來潮,腹痛較前大減,訴此次經行不適為近年最輕,守方加減續治。
10月6日覆診潮熱汗出十退其八,餘無所苦,停藥觀察。
10月20日忽發紅疹,月經提前而至,經量過多,經痛如昔,然經淨後,諸症隨之消退,身復舒適。
11月3日隨訪,潮熱汗出少作,納可眠佳,囑其調暢情志,避免受寒。
本案歷經數月,走過彎路,病歷冗長,故擇而述之。患者本欲調理,苦於潮熱汗出。初診遇及外感,予以芳化清暑之劑而解,潮熱亦得減輕。改投溫膽湯類方,雖停服則作,然尚可舒緩。奈何愚困於患者年已半百,誤以為乃肝腎陰虛,改投滋陰之劑、介類之品,病情急轉直下。數診之後,余方覺悟,患者潮熱汗出之症,乃是外感暑濕,邪氣留戀,濕鬱熱蒸,故午後及夜間多作。其脈多見浮弦滑數,或弦鬱,或兼濡象,舌尖紅有朱點,苔黃厚膩,中裂紋深,兩側鬱點。濕熱本盛,且患者多煩心憂思,肝鬱化火,熱蒸汗出。治宜分消濕熱,疏肝清熱。患者受愚誤治之苦,幸得其信賴,方可挽弊。此後天氣轉涼,自覺安然,時伴家屬來診調體,愚每順道問候其恙。本案令愚反思,身為醫者,反犯圍絕經期潮熱而盲目滋補之誤。婦女絕經前後可見潮熱,洪熱汗出,月經紊亂,煩躁易怒等等。但陰虛火旺之證,多伴見顴紅,五心煩熱,舌紅少苔,脈細數。其舌脈與本案尤異,然則依據四診,辨證而治方是正道。
我亦希望透過此誤治案,讀者閱後,明白更年期婦人不可凡見潮熱汗出,則服滋補,左歸、右歸、龜板、鹿茸補之恰當方為珍貴。
(文章照片由互聯網提供)
(譽豐中醫診療中心版權所有, 未經同意, 不得轉載或翻印)






Commen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