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 of page
Search

慢喉痹(慢性咽炎)治療案例分享

  • 張鳳翎醫師
  • Aug 30
  • 2 min read

ree

慢喉痹|中醫


喉痹是以咽部紅腫疼痛,乾燥痕癢不適、異物感,或吞咽不利等為主要症狀的疾病,是咽部黏膜、黏膜下組織及淋巴組織的炎症,包括了急性咽炎和慢性咽炎。急性咽炎常由上呼吸道感染引起,也常與急性扁桃體炎同時存在,病情蔓延可引起中耳炎、鼻竇炎、氣管炎,甚至肺炎。慢性咽炎多由急性咽炎反覆發作或治療不及時轉化而成,病程更長。同時,慢性喉痹患者又容易急性發作,使得病情纏綿難愈。

 

另外,鼻腔的通氣障礙、經常進食刺激性食物、煙酒過量、所處環境彌漫刺鼻氣體或塵埃、胃食道反流、職業因素需要長期大聲説話等等,都可以導致慢喉痹或加重症狀。

 

急性咽炎患者一般服用清熱解毒的藥方如銀翹散、桑菊飲、普濟消毒飲,都能迅速恢復。但慢喉痹往往與體格虛弱有關,尤其是陰津耗傷,以肺陰虛最爲常見。由於津不上承,咽失濡養,虛火上炎咽部,所以患者常常感到咽乾不適,虛火煉津成痰則咽中常感有痰,但咯痰不爽。咽部檢查可見黏膜充血、血管擴張、咽後壁淋巴濾泡增生,嚴重者甚至出現咽部黏膜萎縮結痂。

 

近日有一中年男性因聲沙和咽喉不適超過一個月求診,患者因工作緣故近半年需要經常大聲呼喊,近期開始戒烟,耳鼻喉科檢查肺片和聲帶均無異常,服用西藥數次療效不顯。現患者自覺聲沙和咽痰,稍咽乾,檢查顯示咽喉紅腫明顯,扁桃體上有膿點,咽後壁濾泡增生。平時容易胃脹噯氣,無胃酸倒流,納可,大便調。舌色紅,舌苔黃膩乾,舌邊紅,有紅點,脈弦。

本病診斷為喉痹,陰虛内熱證,陰津已傷,但餘邪未解,治法當養陰清熱,利咽散結,選用藥性輕清上揚的藥物,以桑菊飲為主方,加上百合、地黃、天花粉、玄參、浙貝母、牡蠣、牛蒡子、射乾、木蝴蝶、胖大海、竹茹等,處方中藥3天。

 

患者數天後覆診表示聲沙和咽乾均有改善,因此沿用上方,稍作加減,繼續服藥。另外要注意的是,患者平素胃部不適,處方時必須注意胃部狀態,按需酌加理氣和胃的藥物,以防胃熱上攻咽喉,導致病情反覆。

 

一般情況下,喉痹患者可服一些含薄荷、金銀花、桔梗、胖大海、甘草等成分的喉糖或泡茶,來舒緩咽喉不適的感覺。但若症狀持續,或病患屬於脾胃虛弱類型,則不便多服,宜及時求醫。


 #慢喉痹 #中醫 


(文章照片由互聯網提供)


(譽豐中醫診療中心版權所有, 未經同意, 不得轉載或翻印)

Comments


© 2025 譽豐中醫診療中心 版權所有

    • Instagram
    • Facebook
    bottom of pag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