拔罐治療的解謎對話
- 楊茵雯醫師
- Oct 30
- 2 min read

拔罐|中醫
拔罐作為一種傳統中醫療法,其原理是透過負壓吸引,利用火罐、竹罐或真空罐等器具,在局部皮膚區域形成充血泛紅的現象,從而達到促進氣血循環、疏通經絡、祛除濕氣與舒緩筋絡的效果。然而,關於拔罐的種種迷思與疑問,仍有待進一步釐清。
解謎一:罐印顏色分別代表什麼?
罐印的顏色可視為身體狀態的局部提示,但並非全身健康的絕對指標。以下是常見罐印顏色及其可能對應的身體狀況:
淺紅色:通常表示氣血循環良好,屬正常反應;紫紅色:反映氣血循環較差,若顏色越深甚至呈紫黑色,則可能代表局部有瘀血或寒邪凝滯;鮮紅色:多為體內有熱象的表現,常見於易上火或身體有炎症反應的人;灰白色:可能提示氣血不足或體質虛弱;出現水泡或水珠:多與體內濕氣較重有關。
值得注意的是,罐印僅是局部反應,不能完全代表整體健康狀況。註冊中醫師會綜合罐印的顏色、形態、消退速度,並結合患者的舌苔、脈象及全身症狀,進行全面辨證論治。
解謎二:任何人群都可以進行拔罐?
拔罐並非人人適用,以下為需特別注意或禁止的人群:
絕對禁忌:有出血傾向疾病(如血友病)、心腦血管疾病、正在服用抗凝血劑、患有嚴重皮膚病、全身水腫、皮膚有潰瘍或傷口、高燒、抽搐、空腹或過飽、酒醉者、精神智力低下者、身體極度虛弱者、孕婦;年長者、兒童、女性經期中亦需謹慎評估。
解謎三:拔罐時間越久越好?罐印越深色越好?吸力越大越好。
一般建議留罐時間為5至10分鐘,視乎實際病情而定。若時間過長,非但無法增強療效,還可能導致皮膚灼傷不適,甚至引發胸悶、頭暈等症狀。
罐印的顏色是根據身體情況對應出現,如身體虛弱之人士,罐印大多是粉紅色,甚至出現灰白色,如強求拔出深色罐印,可能造成「泄氣」過度,更加感到虛弱疲倦。
我們需根據年齡、性別、體質等情況去調節罐的吸力,例如一名體格強壯膚厚男士,吸力相對可以調節較強,但一名瘦弱的女士,吸力則會調節較輕。屬於因人制宜,針對性去制定治療強度。
解謎四:拔罐是能醫百病的好幫手?
拔罐雖為中醫傳統療法之一,卻非萬能靈丹。其主要擅長處理以下問題:
1.肌肉痠痛:如肩頸僵硬、腰背勞損。
2.風濕痺痛:如關節痠痛。
3.肺系疾病:感冒、過敏性鼻炎、咳嗽
4.軟組織損傷
5.消化性系統疾病:胃脘痛、消代不良、便秘與腹瀉
6.婦科疾病:痛經、月經不調等
7.神經性系統疾病:頭痛、面癱、周圍性神經病變
然而,亦需視乎各類體質,若屬內科雜病或虛損性疾病,則需配合中藥、針灸等綜合性治療,方能達到理想效果,但須在註冊中醫師專業判斷下合理使用,才能安全有效地發揮其作用。
(文章照片由互聯網提供)
(譽豐中醫診療中心版權所有, 未經同意, 不得轉載或翻印)






Commen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