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 of page
Search
  • 李浩銘醫師

每逢下雨天,關節痛來襲?


痹症|中醫


近期香港天天下雨,除了不能進行戶外活動感受陽光的溫度,不知道各位有沒有關節痛發作的問題﹖很多老人家常說自己天氣預報準得像天文台,因為當下雨天或即將下雨時,他們的關節痛便開始發作了。


從中醫角度,為何下雨天跟關節痛有關係﹖此類關節痛屬於「痹症」的範疇,痹即痹阻不通,與現代的風濕性關節炎、類風類關節炎、骨性關節炎相近。


本病的發生與外來的邪氣和人體本身能量不足有關,下雨天風寒濕邪較重,而老人家身體一般較虛弱,當邪氣過盛,正氣不足以對抗,邪氣侵入體表經絡,留於關節,導致氣血不通,不通則痛,便容易引起「痹症」的發生。


痹症一般分為「行痹」、「痛痹」、「著痹」、「熱痹」。「行痹」特點為痛處游走不定。「痛痹」痛有定處,而且疼痛較劇烈。「著痹」為麻痹,肢體重著。「熱痹」見關節灼熱紅腫。臨床上,以「行痹」、「痛痹」、「著痹」較為多見,並且相互夾雜。


中醫對於「痹症」的治療,一般用袪風寒濕、通經絡、強筋骨的中藥來對症治療,例如羌活、獨活、桑寄生、杜仲、巴戟天等等。同時針灸亦可以跟據疼痛部位的不同,選取相應的穴位以達到通經絡止痛的效果。


民間有很多錯誤觀念認為痛症需要冷敷,其實冷敷會令肌肉更為繃緊,增加經絡的阻塞,不通則痛,使「痹症」愈來愈嚴重。因此應用暖水袋、暖貼、發熱的藥油或藥貼外敷患處,才是正確的日常保健行為。當然這些方法效果微弱,若疼痛強烈,而影響日常生活,請立即尋求註冊中醫的專業判斷和給予相應的治療。


#痹症 #中醫


(文章照片由互聯網提供)


(譽豐中醫診療中心版權所有, 未經同意, 不得轉載或翻印)

bottom of pag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