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 of page
Search
  • 鄭健慶醫師

眩暈的中醫治療


眩暈|中醫


眩是眼花,暈是頭暈,二者常同時並見,故統稱為「眩暈」。輕者閉目即止,重者如坐車船,旋轉不定,不能站立,或伴有噁心、嘔吐、汗出,甚則昏倒等症狀。


明末醫家張景岳提出「無虛不能作眩」,在治療上認為「當以治虛」為主。然而,在臨床上,患者多為虛實夾雜、本虛標實之證。虛者多屬年老、思慮多、熬夜多,陰虛引致的肝風內動;精血少,腦失所養;精虧髓海不足等,這些原因均易導致眩暈。但都市人工作壓力大,又常常飲食不節,導致也有實的一面,如情志鬱結,化火化風,上竄巔頂;痰濁壅遏,或化火上蒙,亦可形成眩暈。所以治療上,醫師會根據病人的虛實比例,或先清後補,或清補並行,務求得到最好療效。常用的治法包括熄火,滌痰,育陰潛陽等。


如患者平素情志鬱結,心煩,易悲善怒。症見頭暈而脹,雙目紅赤,耳鳴,頭面烘熱,口苦,失眠多夢等。是為肝火熾盛,肝陽上亢之證。治療上多瀉肝火,熄肝風,用鈎藤、蟬蛻、薄荷、菊花、夏枯草等清利頭目,配以石決明、生地、白芍等養陰以熄風。


如患者頭重如蒙,胸悶噁心,食慾不振,兩眼發黑,視物旋動。是為脾失健運,痰飲蒙蔽清陽。治療上多除痰健脾熄風,用半夏、白术、天麻、茯苓、竹茹、蒺藜等。


如患者精神萎靡,遇勞則作或加重,面色㿠白,多為虛證。臨床則視乎其氣血肝腎所虛以作治療,臨床上多用歸脾湯、八珍湯、左歸丸、大定風珠等。


眩暈的病因雖如上述,但往往彼此影響,互相轉化。建議尋求專業中醫治療。


#眩暈 #中醫


(文章照片由互聯網提供)


(譽豐中醫診療中心版權所有, 未經同意, 不得轉載或翻印)

Comments


bottom of pag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