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便通暢保健法
March 31, 2020

養生|中醫
香港人常因工作壓力或飲食而引起便秘或排便不暢等問題。如果大便經常秘結不暢,體內代謝不斷產生毒素,逐漸使機體發生慢性中毒而出現衰老,產生或誘發多種疾病,如頭痛、牙痛、肛門病、冠心病、高血壓、腦血管意外、腸癌等。其實中醫養生對保持大便通暢極為重視。漢代王充在《論衡》中指出:“欲得長生,腸中常清,欲得不死,腸中無滓”。金元時代的朱丹溪也說:“五味入口,即入於胃,留毒不散,積聚既久,致傷沖和,諸病生焉”。意思是說,腸中的殘渣、濁物要及時不斷地給以清理,排出體外,才能保證機體的生理功能。如果大便經常秘結不暢,可導致濁氣上擾,氣血逆亂,臟腑功能失調,便會引起疾病。保持大便通暢的方法很多,簡要介紹如下:
(一)大便要養成習慣
例如晚上睡覺之前或早晨起床之後,可按時上廁所,久而久之,則可養成按時大便的習慣。
(二)排便要順其自然
排便要做到有便不強忍,大便不強掙。 “強忍”和“強掙”都易損傷人體正氣,引起痔瘡等病。從現代醫學觀點看,忍便不解則使糞便部分毒素會被腸組織粘膜吸收,危害機體。排便時,強掙會過度增高腹內壓,導致血壓上升,特別對高血壓、動脈硬化者不利,容易誘發中風病。另外,由於腹內壓增高,痔靜脈充血,還容易引起痔瘡、肛瘺等病。所以,年老人士尤當注意。
(三)要注意肛門衛生
大便後所用手紙應以薄而柔軟、褶小而均勻為宜。每天晚上睡覺前,可用溫水清洗一下肛門,或經常熱水坐浴,保持肛門清潔和良好的血液循環。內褲應宜用薄而柔軟的棉布製品製做,不宜用粗糙或化學纖維的製品。如果肛門已有炎症,最好用水沖洗,不要用紙揩拭,並要積極治療,防止再引起其他疾病。尤其是老年人,更應重視肛門衛生。
(四)運動按摩通便
運動和按摩可以起到疏暢氣血,增強腸胃功能和消化排泄功能,加強大小腸的蠕動,促進新陳代謝,通暢大便的作用。平常可堅持適量衡常鍛煉,或必要時進行腹部按摩保健法(將手掌心放在肚臍上,從肚臍順時針由內而外慢慢推摩,到腹部側緣算 1 次,同樣的動作重複約 10 分鐘,大約 50 次,對於預防便秘及促進排便有很好的效果。孕婦、患有腹腔感染或腹腔有腫瘤者忌按摩腹部。)
此外,還要配合其他方面:調攝精神,保持情緒安定;飲食調理,飲食多樣化,多素少葷,粗細結合;對有便秘者,輔以藥物對症治療等。如果能做到上述各項,就能有效地保持大便通暢。
#養生 #中醫
(文章照片由互聯網提供)
(譽豐中醫診療中心版權所有, 未經同意, 不得轉載或翻印)
熱門文章
最新文章
August 31, 2020
August 31, 2020
August 31, 2020
August 31, 2020
August 31, 2020
August 31, 2020
August 31, 2020
July 31, 2020
July 31, 2020
July 31, 20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