封髓丹
- 鍾佩儀醫師
- Aug 30
- 2 min read

方劑|中醫
此方是由清朝醫家鄭欽安創立,在《醫理真傳》中記載:“夫黃柏味苦入心,稟天冬寒水之氣而入腎,色黃而入脾,脾也者,調和水火之樞也,獨此一味,三才之義己具。況西砂辛溫,能納五臟之氣而歸腎,甘草調和上下,又能伏火,真火伏藏,則人身之根蒂永固,故曰封髓。其中更有至妙者,黃柏之苦,合甘草之甘,苦甘能化陰。西砂之辛,合甘草之甘,辛甘能化陽。陰陽合化,交會中宮,則水火既濟,而三才之道,其在斯矣。” 因此,由黃柏、砂仁、甘草三味組成,可治療腎陰不足,相火妄動之證,臨床常見於口腔潰瘍、夢遺、牙痛、失眠等病。
經加味後而衍生多個方劑,如下:
一、三才封髓丹:加入天冬、熟地、生地、黨參,主治氣陰兩虛,虛火旺盛;天冬和生熟地益陰增液,黨參助補土伏火。
二、納氣封髓丹:加入補骨脂、肉桂、細辛,主治腎不納氣,虛火上炎;三藥助納氣歸腎,交通心腎,使浮越陽氣蓄入腎中。
三、固元封髓丹:加入中藥、黨參,兩藥皆入脾,運脾固攝,使津液得以正常生成、輸布、代謝,現代名老醫家運動此方治療元陽渙散,正氣無力推動,而致津液不歸正化之病,如糖尿病、高血脂等。
四、潛陽封髓丹:加入龜板、黨參、懷牛膝、杜仲、澤瀉、丹參,治療腎虛不固,風火相煽之症,如高血壓病、腦動脈硬化等。
此方是由清朝醫家鄭欽安創立,在《醫理真傳》中記載:“夫黃柏味苦入心,稟天冬寒水之氣而入腎,色黃而入脾,脾也者,調和水火之樞也,獨此一味,三才之義己具。況西砂辛溫,能納五臟之氣而歸腎,甘草調和上下,又能伏火,真火伏藏,則人身之根蒂永固,故曰封髓。其中更有至妙者,黃柏之苦,合甘草之甘,苦甘能化陰。西砂之辛,合甘草之甘,辛甘能化陽。陰陽合化,交會中宮,則水火既濟,而三才之道,其在斯矣。” 因此,由黃柏、砂仁、甘草三味組成,可治療腎陰不足,相火妄動之證,臨床常見於口腔潰瘍、夢遺、牙痛、失眠等病。
經加味後而衍生多個方劑,如下:
一、三才封髓丹:加入天冬、熟地、生地、黨參,主治氣陰兩虛,虛火旺盛;天冬和生熟地益陰增液,黨參助補土伏火。
二、納氣封髓丹:加入補骨脂、肉桂、細辛,主治腎不納氣,虛火上炎;三藥助納氣歸腎,交通心腎,使浮越陽氣蓄入腎中。
三、固元封髓丹:加入中藥、黨參,兩藥皆入脾,運脾固攝,使津液得以正常生成、輸布、代謝,現代名老醫家運動此方治療元陽渙散,正氣無力推動,而致津液不歸正化之病,如糖尿病、高血脂等。
四、潛陽封髓丹:加入龜板、黨參、懷牛膝、杜仲、澤瀉、丹參,治療腎虛不固,風火相煽之症,如高血壓病、腦動脈硬化等。
(文章照片由互聯網提供)
(譽豐中醫診療中心版權所有, 未經同意, 不得轉載或翻印)






Commen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