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 of page
Search

五谷飲食養生

  • 陳婷欣醫師
  • Feb 27
  • 1 min read



養生|中醫


除了求醫治療外,平時亦可以飲食養生,養生食療為在中醫理論指導下,通過飲食調配,來保健強身, 預防、治療疾病,或促進機體康復以及延緩衰老,在《素問.臟氣法時論篇第二十二》:「五谷為養,五果為助,五畜為益,五菜為充,氣味合而服之,以補精益氣。」可見進食適當食物能改善健康。

 

各種食材有四氣五味,即寒熱溫涼及酸苦甘辛鹹之別,綠豆、苦瓜、芹菜等瓜類多為寒涼之品能清熱;而羊肉、牛肉和辣椒辛香料等溫熱食物則有袪寒溫陽作用;而以下簡單舉例最常食用之五谷類。五穀廣義上為糧食類食物,包括穀類和豆類。以下為不同五谷的性味之例:

糯米性味甘溫,能健脾益氣、溫胃止瀉及斂汗。

粟米性味甘平,能健脾胃,除濕利尿。

大米性味甘平,能補肺脾、益腸胃。益氣、止煩、止渴。

薏米性味甘、淡、微寒,能健脾除濕,清熱排膿。

 

針對脾胃虛弱之人,心腹脹滿,面色蒼白,語弱聲低,四肢無力,納呆,脈虛無力,舌淡苔白。可參考以下食療(一人份量):

食材: 大米50克  、陳皮10克、薏苡仁15克、山藥30克、大棗2枚

製法:清水浸泡以上食材,大火燒沸後,小火煮至熟爛  

功效:利水消腫,健脾除濕  

(孕婦、小兒及腸胃敏感人士,請查詢中醫師後使用)

 

 #養生 #中醫 


(文章照片由互聯網提供)


(譽豐中醫診療中心版權所有, 未經同意, 不得轉載或翻印)

Comentarios


© 2024 譽豐中醫診療中心 版權所有

    • Instagram
    • Facebook
    bottom of pag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