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 of page
Search

失眠醫案分享

  • 廖騰炬醫師
  • Sep 29
  • 2 min read

ree

失眠|中醫


T女士,32歲

2025.8月

主訴:睡眠障礙1年餘

現病史:近一年來睡眠障礙,身體疲憊但難以入睡,3-4點才能入睡,且睡眠淺,多夢。伴月經量少,僅來一天即止,週期28天,經期腹痛,頭暈,腹涼,慾望降低,白帶正常。頭髮油膩。

 

刻診:無怕冷熱。出汗正常。口乾,癢,飲不多。胃口比較好,腹可。大便2-3天一次,大便乾結。小便正常。

 

查體:手可。眼瞼淡紅。腹硬滿。舌淡暗紅嫩,苔薄白。脈軟弦芤,左關弦,雙尺不足。右寸數,寸下澀,關脹。

 

既往:曾行子宮肌瘤切除術;過敏性紫癜病史。

 

辨證分析:

 此患者以睡眠障礙就診。脈診總體脈軟弦芤,軟芤表示患者總體津血不足,而弦則為肝鬱或肝火,雙尺不足也屬於虛證,同時患者月經量少,1天即止可證實。診脈時,發現患者右寸獨有急促感寸下澀,考慮有咽炎,問患者是否容易咽乾痛咽癢,應驗,屬於肺有伏熱。同時右關脹,患者腹診硬滿,大便乾結,胃腸有積滯。故患者總體屬於:

第一虛證,津血不足,需要補血;

第二胃腸有積滯,需要降瀉,但患者津血不足,不可大黃攻伐;

第三肺有伏熱。

基於以上:處方《傷寒論》黃芩加半夏生薑湯 5副

 

黃芩18g 白芍12g 炒甘草12g

大棗24g 生薑9g  半夏24g

上6味,水600毫升,煮30分鐘約煮取350毫升,分早晚兩次溫服。

 

方中黃芩湯,以補血清熱為主,即可清少陽鬱熱,又可清肺熱。黃芩、白芍可降瀉胃脹積滯。患者經期腹痛腹涼,下焦稍有寒,少量生薑可兼顧。半夏降瀉腸胃,同時利咽,黃芩配半夏可對治患者肺指伏熱引起的咽炎。

 

隨訪

患者服用1副後即12點有睡意,安然入睡,咽乾癢緩解。服用10日後,睡眠總體正常,月經量少尚未緩解,調整補腎養血清熱處方續觀。


 #失眠 #中醫 


(文章照片由互聯網提供)


(譽豐中醫診療中心版權所有, 未經同意, 不得轉載或翻印)

Comments


© 2024 譽豐中醫診療中心 版權所有

    • Instagram
    • Facebook
    bottom of pag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