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讀書有方
科普|中醫 近來有不少病人在就診時與筆者大吐苦水,說道孩子自從新冠疫情以來,時時在家中上Zoom,一天由早到晚都在家中,不但是我生病,他都要鬱出病來了。 筆者聞言笑道,要不然我給孩子開一張讀書方,讓他開心讀書,聰明伶俐吧!...
陳瑋祺醫師
Mar 30, 2021


緩解春困
科普|中醫 春風送暖,陽氣上升,自然界生機勃勃,萬物欣欣向榮。然而,人體尚不適應天氣變化,常有身體疲倦乏力,精神欠佳,影嚮日常生活、學習和工作。 舂天由於暖濕氣流的影嚮,春季開始出現降雨增多,春雨綿綿,加上春季陽氣初生,而寒氣未消,寒濕之氣相合最易傷脾;故人們食欲下降,身體...
呂日持醫師
Mar 30, 2021


「訓嚟頸」如何是好?
落枕|中醫 落枕又稱失枕, 亦即我們俗稱「訓嚟頸」的意思。指晨起後有頸項酸痛, 活動受限, 頭頸不能轉側, 屈伸不利的症狀。落枕病程較短, 一周左右便可痊癒, 及時治療可大大縮短病程。 落枕的病因主要有二: 第一是姿勢不良, 頭頸過度旋轉, 或因睡枕過高、過低或過硬,...
尹進龍醫師
Mar 30, 2021


白澀症
白澀症|中醫 本病為眼部赤腫不顯,而只覺眼內乾澀不舒的慢性眼病。類似現代醫學的慢性結膜炎。 患者眼睛經常乾澀不爽,頻頻眨眼,微畏光,灼熱微癢。檢視白睛,不紅不腫或隱見淡赤血絡。 常見病因病機﹕(1)暴風客熱或天行赤眼治療不徹,餘熱未清,隠伏肺脾之絡所致。(2)肺陰不足,目失...
洪偉豐醫師
Mar 30, 2021


中醫與你面對更年期(下)
更年期|中醫 更年期的降臨,使女性步入老年的先兆。隨著年齡的增長,基礎代謝逐漸下降,熱能需要減少,膳食必須進行合理調整。若以20-39歲輕體力勞動女性的熱能攝入量2000kcal為標準,則40-49歲應減少5%,50-59歲應減少10%。另外,碳水化合物應佔每天總熱量的55...
梁偉權醫師
Mar 30, 2021


中醫看頭髮保健
養生|中醫 頭髮保健,又稱美髮。中國人美髮的標準是:發果而有光澤,發粗而密集,髮長而秀美。故未老發早灰白,發枯焦稀疏、脫髮等均屬病態。頭髮除了是健康的標誌外,它本身還有保護頭部和大腦的作用,同時健康秀麗的頭髮又有特殊的美容作用,使人顯得精神飽滿,容光煥發。...
葉健棠醫師
Mar 30, 2021


從中醫角度論治甲狀腺功能亢進
甲亢|中醫 甲狀腺功能亢進症 (又稱甲亢)是甲狀腺合成和分泌甲狀腺激素增多引起的病症,臨床上見甲狀腺腫大、潮熱汗出、手抖心慌、消瘦等主要表現。它歸屬於中醫癭病之範疇。 而從現代醫學角度而言, 甲狀腺功能亢進發病的原因與遺傳、環境、和生活壓力等等因素相關。而臨床上最常見引起甲...
王明偉醫師
Mar 30, 2021


精神疾患與頭皮針刺
精神病|中醫 精神疾患是二十一世紀人類最嚴重的疾病負擔之一。根據統計,三分之一的殘障屬精神障礙範疇。由於缺乏有效的預防及干預措施,精神障礙的患病率一直沒有下降跡象。發病率上升所導致的龐大精神衛生服務需求已成為現代社會的急切問題。當中一部分精神健康疾患的患者從主流醫療轉向尋求...
葉焯朗醫師
Mar 30, 2021


心病還需心藥醫
情志病|中醫 上節提到長期的思慮太過會使正氣運行停滯不暢,以致百病叢生,而綜合筆者臨床上的觀察,此類患者接受治療後,病情往往較為反覆,初時服藥後病情會有所好轉,但若治療期間又遇到不順心的事情,症狀便會重現,甚至加重。這並非醫師用藥不精之故,而是因為情志才是致病的成因。藥物能...
賴希浚醫師
Mar 30, 2021


虛不受補有方法
科普|中醫 不少人經常疲倦欲睡、身重乏力、面色蒼白、四肢冰冷,驟眼看「虛弱」非常。有些朋友會服用中藥補品,例如:黨參、黃芪、紅棗、阿膠、燕窩、鹿茸等.....但服用這些補品後,有時不但對「虛弱」的情況沒有幫助,更出現不同副作用,例如:腹痛泄瀉、嘔吐納差、口乾舌燥,更甚者會咽...
朱柏軒醫師
Mar 30, 202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