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出汗是否越多越好?
汗証|中醫 大家都知道適量運動對身體有益,其中一個好處就是所謂的「出汗排毒」,認爲汗出越多越好,排毒之餘亦可達到身體強壯。但事實又是否如此? 首先我們需了解下汗出的中醫原理: 中醫有所謂「陽加於陰謂之汗」的説法,意指汗液由津液組成,在陽氣蒸騰氣化下從汗孔排出,從而達到調節體...
黃頴芝醫師
Aug 30, 2021


月經過多病例分享
月經過多|中醫 月經異常的病徵在臨床中非常多見,今次與大家分享有關月經過多的病例。因月經過多對患者日常生活困擾甚大, 甚至會因出血過多引發貧血。以臨床所見,月經過多多見氣虛血瘀證。常會見到面色蒼白的女性就診,一問診得知平素氣短乏力,經後倦怠加重,經期下腹墜脹,或伴有下腹痛...
許慧玲醫師
Aug 30, 2021


柏金遜症的中醫治療
柏金遜症|中醫 柏金遜症的成因是由於腦幹內黑質體的神經細胞退化,令身體未能產生足夠的多巴胺,使腦部指揮肌肉功能下降,肌肉失去控制,因此柏金遜患者會出現手足抖動、動作遲緩、肢體僵硬、平衡障礙,甚至口面肌肉失協調,導致木無表情及說話表達能力下降。大部分柏金遜症確切成因不明,但多...
陳憶敏醫師
Aug 30, 2021


月經遲來或不來是好事?
閉經|中醫 香港有不少女性均患有痛經的問題,甚至有女性認爲痛經是正常的,所以當她們的月經遲來,甚或不來時,都沒有引起她們的認真重視,認爲月經少來就減少痛經的次數,反而減少煩惱。但是中醫認爲,不論痛經或是月經延遲或是閉經都是不正常的表現,是身體氣血陰陽出現錯亂的一個警號,對孕...
鄧慧霖醫師
Aug 30, 2021


月經後期
月經後期|中醫 月經由行經第1天算起,直到下一次月經來潮,為之一周期。月經周期推遲7天以上,甚至一個月,連續2個周期以上,稱之為月經後期,又稱月經延後、月經錯後、經遲。如果偶爾推遲一次三、五天,又沒有其他不適,隨後月份正常來經,不算此病。月經後期伴逐漸量少,有機會發展成閉經...
張淑玲醫師
Aug 30, 2021


產後汗証
產後汗証|中醫 產婦生產後氣血較虛,腠理不密,而且產婦體內的水分比較多,使汗腺保持旺盛的分泌功能,排出體內過多的水分,所以進食或睡眠時,汗出較多。 出汗分為生理性及病理性,生理性出汗常在分娩7-10天後會自然減少或停止,為產後正常的生理現象;病理性則分為自汗及盜汗,自汗是因...
岑可欣醫師
Aug 30, 2021


半夏瀉心湯治療慢性胃炎
慢性胃炎|中醫 慢性胃炎是指由於不同病因引起的慢性胃粘膜炎性病變,是一種常見疾病,任何年齡均有機會發病,可分為非萎縮性和萎縮性胃炎,臨床以胃院隱痛、腹脹、納呆、惡心、 噯氣、泛酸為主要症狀。西醫透過胃鏡和病理檢查診斷慢性胃炎,非萎縮性表現為胃黏膜充血、糜爛、出血或伴有水腫;...
盧詠坤醫師
Aug 30, 2021


反覆鼻塞 考慮針灸治療
鼻塞|中醫 傷風、感冒、鼻敏感很常見伴隨鼻塞,通常是鼻炎引起鼻黏膜增厚、鼻甲肥大導致的。鼻塞,中醫又叫作’鼻窒’ 或叫’鼻堵’。 《素問玄機原病式·六氣為病》曰:’鼻窒,窒塞也。’;‘側臥,則上竅通利而下竅閉塞者。’ 中醫認為是可由多種原因引起:...
粱希敏醫師
Aug 30, 2021


中醫與輔助生殖技術(三)
不孕|中醫 自從上兩期刊登了中醫與輔助生殖技術的介紹,病人提出不少疑問。此篇將就其中兩條問題作出回答。 上期介紹到出自《景岳全書》的毓麟珠,有病人問︰「是否可根據所列的藥物自行配藥服用?」 實際上,中醫在臨床上需辨證,針對不孕症患者的情況及體質,在IVF-ET移植術前進行調...
黃燕麗醫師
Aug 30, 2021


淺談《傷寒論》少陰咽痛
咽痛|中醫 《傷寒論》少陰病篇列舉了四條以咽痛為主證之條文,並提及相應的方藥,包括豬膚湯、甘草湯、桔梗湯、苦酒湯、半夏散及湯等五方。 1.少陰咽痛病機 少陰咽痛首見於第283條︰「病人脈陰陽俱緊,反汗出者,亡陽也,此屬少陰,法當咽痛,而復吐利。」少陰病281條,提綱中提及少...
周珈瑩醫師
Aug 30, 20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