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推拿等於按摩嗎
推拿|中醫 在中醫科別而言,經常以推拿科、骨傷科並稱,幾乎沒有”按摩”二字的存在。在無中醫專業執照的地方,才會有”穴位按摩”。 兩者最大的分別在哪? 一個是治療性,一個是”舒服”性。所謂”穴位按摩”,不外乎取數個常用穴位配搭,最重要是令人感到舒舒服服。...
梁希敏醫師
Oct 30, 2019


小兒咳嗽推拿
小兒咳嗽|中醫 咳嗽一般分為外感咳嗽和內傷咳嗽,而嬰孩則以外感咳嗽最為多見。小兒的肺臟嬌嫩,抵抗外界天氣變化功能不足。從口鼻,皮毛侵襲,很容易侵犯到肺。所以就會產生咳嗽。 外感咳嗽又可分成風寒和風熱咳嗽,很多家長分不清寒熱。 風寒咳嗽:...
蘇愛巧醫師
Aug 30, 2019


髂脛束摩擦症候群與針灸、推拿治療
髂脛束摩擦症候群|中醫 秋季以後,天氣變得涼爽,很多跑步愛好者開始馬拉松長跑訓練。持續鍛煉一段時間後,很多跑手的膝關節及大腿外側在運動時出現疼痛—主要的疼痛位於大腿與膝關節的外側,上下樓梯或跑下坡、屈膝時加重,髖關節有彈響等情況—可能患上了髂脛束摩擦症候群。 什麼是髂脛束?...
畢芷芯醫師
Oct 30, 2017


面癱的中醫治療
面癱|中醫 面神經炎又稱面神經麻痹,俗稱面癱,或“歪嘴巴”、“吊線風”,以面部表情肌群運動功能障礙為主要特徵的一種疾病。它是一種常見病、多發病,不受年齡限制。 多表現為病側面部表情肌癱瘓,前額皺紋消失、眼裂擴大、鼻唇溝平坦、口角下垂。在微笑或露齒動作時,口角下墜及面部歪斜更...
陳建易醫師
Nov 29, 2016


小朋友汗多?
汗證|中醫 香港的夏季炎熱濕悶,小朋友好動但比較怕熱,運動後全身汗,更有部分小朋友睡時汗出,這些情況都為家長帶來一定困擾。 汗是人體新陳代謝的產物之一,天氣炎熱、穿衣過多過厚,或進行劇烈運動,進熱食、辣食等都可見出汗較多的現象,這種出汗屬於正常生理現象。小朋友突然受到驚嚇而...
梁詩韻醫師
May 30, 2016


淺談中醫推拿
淺淡推拿|中醫 推拿一字最早見於明代的兒科推拿著作《幼科發揮》,通過肢體部位或器械在人體體表部位或穴位進行各種規範的操作,達到改善生理功能、消除疲勞及防治疾病的療法。推拿手法包括推、拿、摩、滾、揉、擦、抖、點、掐、捻、拍、擊,搖等。 中醫推拿適應症及禁忌...
趙家輝醫師
Dec 29, 2015


中醫治療方法淺談
中醫治療方法淺談|中醫 中醫以陰陽和五行為理論基礎, 望聞問切為診斷依據, 達致陰陽平衡為治療原則. 本篇文章主要探討治療方法, 使各位能進一步了解中醫治病多樣性的由來. 中醫認為人體的最基礎物質是氣血, 五臟六腑各自發揮其獨特的功能, 使氣血從上到下, 從內到外分佈平衡,...
陳建名醫師
Jul 31, 2015


針灸治療拇指腱鞘炎
針灸治療拇指腱鞘炎|中醫 在瞬息萬變的現代社會裏,手機已經成為都市人生活的一部分-大拇指朝夕旦夜地上網、發短訊,大拇指肌腱經常維持重覆單一的動作,令肌腱與與外圍腱鞘容易產生磨擦,可引致拇指腱鞘炎,學名為「橈骨莖突狹窄性腱鞘炎」。...
畢芷芯醫師
Jun 15, 2015


小兒推拿
小兒推拿|中醫 小兒推拿是指運用小兒推拿手法作用於穴位,以防治兒科病症的一種外治法。由於小兒正處於不斷生長發育的過程中,因此其在生理、病理特點、辨証論治和臨床治療上均異於成人,所以小兒推拿在操作手法、取穴、次數和時間等方面均有別於成人,在手法上則特別強調“輕快柔和,平穩著實...
林志恆醫師
Nov 8, 2014
商業電台訪問-畢芷芯醫師(穴位按摩)
以下為電台訪問錄音,請按以下連結收聽: 11-06-2014 13-06-2014
yufungcmc
Aug 3, 20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