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首烏藤的功效
中藥|中醫 就算不懂得中醫,大部分人都肯定有聽過中藥何首烏的功效,因爲很多洗髮產品都標榜這種名貴的藥材有把白髮變黑髮的神奇作用。其實除了烏髮之外,何首烏還是中醫經典的補血藥,具有益精養血補肝等抗老延年的妙效。 但今天主要想介紹的中藥,卻是何首烏植物裏面不起眼的乾燥藤莖,首烏...
朱衍鋒醫師
Mar 30, 2024


中醫中的珍貴藥材一一西洋參
中藥|中醫 一、性味歸經: 西洋參的性味為甘、微寒,歸肺、心、脾經。它具有補氣養陰、滋補心肺、清熱養津的功效。在中醫理論中,西洋參被歸類為滋補心陰、清熱養津的重要藥物之一,可以用於治療心肺虛弱、陰虛津少、口乾舌燥等症狀。 二、主要功效及應用: 1....
梁偉雄醫師
Mar 30, 2024


失眠治療醫案一則
失眠|中醫 失眠是指病人難以入睡,或容易醒,淺睡,嚴重者可以整晚不能入睡,如一星期出現兩晚或以上,則需要治療。失眠的成因有很多,例如壓力、年紀大、或突如其來的應急事件等,都可以成為失眠的病因。有不少病人會選擇服用安眠藥治療,但有一部分病人服用安眠藥後仍不能入睡,或者一旦停用...
方浩原醫師
Mar 30, 2024


中醫治療耳鳴
耳鳴|中醫 在中醫認知上,耳鳴既是一個症狀亦是一個疾病。早在《內經》已有明確記載,《靈樞‧口問》篇曰:“胃中空,則宗脈虛。虛則下溜,脈有所竭者,故耳鳴。"歷代醫籍中還有苦鳴、蟬鳴、耳中鳴、耳數鳴、耳虛鳴等不同的名稱。《景岳全書‧卷二十七》:“耳鳴當辨虛實",臨床上多見外邪侵...
盧麗安醫師
Feb 28, 2024


急性結膜炎治驗
急性結膜炎|中醫 「暴風客熱」,最早見於《銀海精微》,是外感風熱所致,猝然發病,且有明顯紅腫熱痛的眼病。本病類似西醫學的急性結膜炎。此病之發生多因風熱之邪外襲,客於內熱陽盛之人,內外合邪,風熱相搏,上攻於目,故猝然發病。臨床表現見患者眼胞瞼紅腫,白睛紅赤,羞明多淚,或眵淚膠...
區雅嵐醫師
Feb 28, 2024


新冠後蕁麻疹病案
蕁麻疹|中醫 39歲 女性 初診:5/3/2024 四肢風團1月餘。2024年1月末第二次COVID-19(+),4日轉陰,後見大腿皮膚紅色風團狀丘疹,每逢3-4pm發作,瘙癢難耐,影響睡眠,曾診西醫予內服抗敏藥及外用類固醇後癢減,但停藥仍發作,納可,大便成形2-3日1行。...
鍾佩儀醫師
Feb 28, 2024


養生之計始於春
養生|中醫 「養生」就是透過我們後天的調養,以增強體質、保養身體、維持健康及提升免疫力,以達到延年益壽的目的。中醫講求「順時養生」即人們理應順應四時氣候、陰陽變化的規律而調養起居飲食的不同。 《素問‧四氣調神大論》中指出「春三月,此謂發陳。天地俱生,萬物以榮,夜臥早起,廣步...
林詩婷醫師
Feb 28, 2024


治療痛經一例
痛經|中醫 患者初診12月19日,年32歲,有生育要求,痛經多年,表現為經前1周少腹疼痛,夜間尤甚,每次都需要服3-4次止痛藥,痛甚不能下床。平素月經週期30-40天,經期4天,經行期間多伴見頭痛、腹瀉。此外,平日伴見面色蒼白,手足冰冷,不思飲食,失眠多夢。末次月經11月2...
胡卓詩醫師
Feb 28, 2024


簡單穴位保健
養生|中醫 香港多見脾胃虛弱,消化不良的病人,可歸因於天氣地理因素及生活飲食習慣。香港位於亞熱帶,天氣潮濕,春夏季特別潮濕炎熱,濕熱之邪更易侵襲人體。在生活習慣上,都市人工作繁忙,休息不足又壓力過大,易致肝氣鬱結及耗損氣血;飲食不定時,更嗜食生冷煎炸油膩之物,易損傷脾胃,致...
黃頴芝醫師
Feb 28, 2024


鼻敏感斷尾:天灸?中藥?針灸?
鼻敏感|中醫 噴嚏、流鼻水、鼻塞,相信很多人每天早上都會經歷這些症狀。鼻敏感雖然不是大病,但會影響人整體的精神狀態,降低日常生活的工作效率。每日”包雲吞”更加是增加了很多不便。 中醫治療鼻敏感的效果很好,但應該選用什麼方法才適合自己? 現在來個簡單分析一下: 1. 天灸...
粱希敏醫師
Feb 28, 2024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