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類風濕關節炎
類風濕關節炎|中醫 前言 類風濕關節炎在香港屬於常見的風濕科病症之一,西醫學而言本病屬於自身免疫系統異常而出現的慢性炎性關節疾病,炎症反應可影響全身不同的關節,反出現持續侵蝕及變形,最終令關節被破壞,除了會引發關節痛楚外,亦會影響關節活動能力。...
林詩婷醫師
Jun 29, 2023


應用蟲類中藥治療慢性咳嗽
慢性咳嗽|中醫 慢性咳嗽是一種咳嗽遷延不愈的疾病,其症狀可表現為乾咳或咳少量白色黏液痰,伴咽癢,常因外界刺激,如︰過敏原、冷空氣及刺激性氣味後加重。該病屬中醫「咳嗽」範疇,亦可稱為「哮咳」、「風咳」等。 「蟲」字在古代是動物的總稱,蟲類藥屬於動物藥的一部分,廣義蟲類藥昆蟲藥...
周珈瑩醫師
Jun 29, 2023


拯救黑眼圈有方法 2
黑眼圈|中醫 上篇曾與大家分享中醫及現代機理如何看待「黑眼圈」,本篇則將會與大家分享簡單茶療及穴位按摩手法,以幫助減輕黑眼圈。 首先,臨床証型上黑眼圈可簡單分爲肺脾氣虛型、肝鬱氣滯型及肝腎虧虛型。肺脾氣虛型多見眼瞼浮腫無光、面色萎黃、納少、脘腹脹滿、神疲、大便溏爛等;肝鬱氣...
黃頴芝醫師
Jun 29, 2023


熱氣就要飲涼茶?
虛火|中醫 臨床上發現不少病人一覺得熱氣,例如喉嚨痛、生痱滋,就即刻飲涼茶,例如廿四味,飲完不但喉嚨仍痛,痱滋未消,反出現胃痛。為什麼﹖因為病人很多時不是實火,而是虛火。 虛火在中醫裡稱為陰虛火旺,所謂陰虛火旺,並不是指真的上火了,而是陰被消耗得太多,或營養跟不上,導致陰液...
黃燕麗醫師
Jun 29, 2023


治肝八法
月經病|中醫 女子以肝為先天,隨著月經週 期的荷爾蒙變化,女性的情緒容易出現波動,在臨床上治療婦科病,多從“治肝”出發,以下簡述治肝八法: 1.疏肝理氣:主治肝鬱氣滯之病,臨床常見心情悶悶不樂,善太息,乳房脹痛,兩脅脹痛等,常用方劑如逍遙散,舒理肝氣常配合鬱金、香附、枳殼、...
鍾佩儀醫師
Jun 29, 2023


薄氏腹針療法
針灸|中醫 定義 薄氏腹針療法是在中醫基礎理論指導下,以神闕系統為核心,通過針刺腹部特定的穴位,調整人體氣機陰陽,實現機體陰陽動態平衡,從而治療全身性疾病(急、慢性)的一種全新的針灸療法。 特點 薄氏腹針療法是神闕布氣調控與腹部全息調節的立體調治系統,淺層以對應全息(定位)...
盧麗安醫師
Jun 29, 2023


帶下病的病因病機與預防
帶下病|中醫 念珠菌陰道炎常見於生育年齡婦女,是由於一種名為「白色念珠菌」的真菌(簡稱念珠菌)在陰道過度增生所致。在正常的情況下,女性的陰道存有少量念珠菌,但當陰道的酸鹼度有所轉變時,使念珠菌的數量增多,婦女受念珠菌感染的機會便會提高。大部分婦女是沒有任何徵狀,毋須接受治療...
余曉燕醫師
Jun 29, 2023


中醫針灸治療男性不育症(一)
不育症|中醫 「不孕不育」是指夫妻一年以上未採取任何避孕措施,性生活正常而沒有成功妊娠,通常「不孕」專指女性問題,「不育」專指男性問題。有研究表明,夫婦無法生育,男方因素佔約25%,女方因素佔 45%。雖然臨床上常見以中西醫結合治療女性不孕症,但治療男性不育症的重要性亦不容...
方樹堅醫師
May 30, 2023


玫瑰痤瘡的中醫治療和護理
玫瑰痤瘡|中醫 近月,門診遇到一個四十七歲女病人,面頰紅斑痕癢嚴重,伴有微絲血管擴張,鼻翼部位面油多,皮膚灼熱感,情況持續反覆多年。她曾經求診西醫,服用抗生素後皮膚情況改善。但一停用西藥,症狀又回到以前,想嘗試中醫藥治療。 玫瑰痤瘡的臨床表現...
張裕源醫師
May 30, 2023


濕疹病案分享
濕疹|中醫 張男,64歲,患者有多年濕疹病史,經常發作,下肢皮膚容易乾燥、發紅、瘙癢,且症狀會逐漸擴散。曾經使用過西藥、中成藥或外用膏藥治療,症狀反覆,經朋友介紹到診所尋求治療。 初診﹕雙下肢皮膚紅腫伴瘙癢3周余,納食一般,口渴,尿黃,大便日行2至3次,大便質稀溏,入睡困難...
梁偉雄醫師
May 30, 202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