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慢性泄瀉病案分享
慢性泄瀉|中醫 男,33歲 5年前開始大便1天1-3次,肛門潮濕,質濕,排便不爽,曾就診西醫多次不效,西醫腸鏡結果為正常,伴有口乾,皮膚時有紅疹瘙癢,疲倦,流鼻涕,畏風寒,容易咳嗽。脈沉弦細,舌淡紅, 苔黃膩。 泄瀉主要表現為大便次數增多,質地出現改善。泄瀉在香港也是一個比...
方浩原醫師
May 30, 2023


暑氣病案分享
暑氣|中醫 男,25歲,體力勞動者,體瘦;2023年5月中初診。周身酸痛一月余,以腰,膝關節爲甚,痛勢呈淵緊痛,伴疲倦,飲冷飲後易腹瀉,少飲水,小便稍黃,帶泡沫;脈濡,舌淡齒痕苔薄; 處方:東垣清暑益清湯 黃芪、蒼朮、升麻,澤瀉各12g,葛根15g、五味子9g、人參、六神曲...
陳錦濤醫師
May 30, 2023


淺談六鬱(一):氣鬱及其簡易處理
鬱証|中醫 六鬱是金元四大家之一朱震亨對鬱證之分類。《丹溪心法‧六郁五十二》云:「氣血沖和,萬病不生,一有怫鬱,諸病生焉。」可見鬱證影響之廣,加之現今鬱證日漸常見,本系列文章將一一簡述並提供簡易處理之法。 《黃帝內經》云:「百病生於氣」,故六鬱以氣鬱為先。而氣機鬱滯(近似俗...
劉凱儉醫師
May 30, 2023


眩暈的中醫治療
眩暈|中醫 眩是眼花,暈是頭暈,二者常同時並見,故統稱為「眩暈」。輕者閉目即止,重者如坐車船,旋轉不定,不能站立,或伴有噁心、嘔吐、汗出,甚則昏倒等症狀。 明末醫家張景岳提出「無虛不能作眩」,在治療上認為「當以治虛」為主。然而,在臨床上,患者多為虛實夾雜、本虛標實之證。虛者...
鄭健慶醫師
May 30, 2023


夏季食療
養生|中醫 夏天,香港人除了面對炎熱之外,還需要面對濕氣高的日子。我地成日都聽見飲涼茶清熱消暑下火,但除左涼茶外,平日進食又有沒有甚麼食物湯水可以幫助到呢。今日就和大家研究一下夏季食療。 中醫講求不時不食,冬天食菜,夏天食瓜。大部分瓜都有清熱消暑生津的作用,例如清涼一點的有...
吳裕斌醫師
May 30, 2023


點解個心成日都會“離一離”?
心悸|中醫 不知道大家生活上有沒有試過突然出現心跳加速、心慌、呼吸困難的感覺,這情況如同玩跳樓機突然下降,或者被旁人「失驚無神」下嚇一跳的感覺相似。但病理狀態下的心慌心悸遠比上述情景嚴重,例如在發作時間上較長,在症狀上較強烈等,嚴重影響日常生活,更甚者危及生命安全。...
梁國軒醫師
May 30, 2023


石斛的功效
中藥|中醫 近年來,石斛被捧為養生妙品,價格亦越來越高,究竟石斛有什麽作用,是否任何人都可以食用?優質的石斛又應該如何選擇呢? 石斛是蘭科石斛屬多種植物的總稱。《神農本草經》把石斛列為上品,謂“味甘,主傷中,除痹,下氣,強陰,補五臟虛勞贏弱,久服厚腸胃”,現代中醫則認爲,石...
朱衍鋒醫師
May 30, 2023


刮痧治療常見病
刮痧|中醫 刮痧對很多疾病有奇效,如對於高血壓、中暑、肌肉酸疼等有立竿見影之效。經常刮痧,可起到調整經氣,解除疲勞、增強免疫功能的作用。比如家裡有人發燒了,在其後背抹些白酒,用瓷勺刮後背正中線兩側旁開二指寬的那兩條線,從上往下朝一個方向刮,一直刮到起痧為止(大概需要10分鐘...
吳承凭醫師
May 30, 2023


中醫對腰痛的認識
腰痛|中醫 在香港,無論你是在辨工室上班需要久坐、或是勞動業需要經常負重、年齡漸長關節退化,都會經歷不同程度的腰痛問題,輕則一至兩天便能痊癒,甚則久經治療亦未有明顯的療效。而從中醫角度,會怎樣治理不同病人腰痛的問題呢? 醫師一般會詢問病人腰痛的時間、有否明顯的外傷史,工作的...
李浩銘醫師
May 30, 2023


胃酸倒流
胃酸倒流|中醫 香港人普遍生活繁忙、日理萬機,很多時候食無定時,甚至為了節省時間、早上能多睡片刻,連早餐也忽略不吃了。此等不良的生活習慣,長年累月積累下來,便會引致胃部不適,臨床常見的症狀之一便是胃酸倒流。 正常的生理狀況下,胃部會分泌胃酸以消化食物,但當生活變得不規律時,...
賴希浚醫師
May 30, 202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