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多囊卵巢綜合徵的不孕治療(下)
多囊卵巢綜合徵|中醫 多囊卵巢綜合症 (Polycystic ovarian syndrome,PCOS) 在中醫古籍中沒有病名的記載,根據臨床症狀常歸於“ 閉經 ” “ 崩漏”、“ 不孕 ” 等範疇 。 發病的主要病機為腎虛、痰濕、血瘀、肝鬱等,故治療上多以健脾補腎、化痰...
梁偉雄醫師
Sep 29, 2021


上交叉綜合症
上交叉綜合症|中醫 「上交叉綜合症」(upper crossed syndrome),最常見的症狀包括駝背圓肩、含胸、烏龜頸、肩胛骨聳起、 頭痛頭暈、肩頸痛、肌肉痠軟、乏力等。 其病發原因是上胸背區域的肌肉力量不平衡, 形成了一個交叉,因此稱「上交叉綜合症」。具體是上背及胸...
丁子承醫師
Sep 29, 2021


中醫護目保健
護目保健|中醫 現代人長期使用電腦手機,眼睛容易乾澀紅癢,甚至視力受損。在中醫角度中,眼睛是“視萬物,別黑白、審短長”(《素問·脈要精微論》)的器官,所以眼睛的健康與工作、學習、以及一切日常生活的關係十分重大,是需要我們重視和保護的。而眼睛的功能與臟腑經絡的關係非常密切,它...
葉健棠醫師
Sep 29, 2021


皮膚乾燥痕痕痕
皮膚乾燥|中醫 天氣開始轉變﹐天氣不單變冷﹐亦變得乾燥。這個時候皮膚乾燥就成為大家注重的問題﹐究竟中醫如何看待和調理皮膚乾燥呢? 1.見微知著﹐防患未然 中醫提倡“治未病”﹐即重視預防﹐力求做到“未病先防﹑既病防變”的層次。在進入秋冬後出現皮膚輕度乾燥時﹐就應該注意皮膚的基...
李孔熙醫師
Sep 29, 2021


過敏性鼻炎的中醫診治
過敏性鼻炎|中醫 過敏性鼻炎,「輕症惱人、重症害人」,病輕時,晨起噴嚏不停、鼻水不止,甚至鼻不聞香臭,咳嗽頻頻;病重時,常發鼻竇炎、鼻涕倒流、中耳炎,甚至誘發肺炎、氣喘等,不容忽視。 如小孩常易感冒、黑眼圈、目癢、皮膚癢、反復咳嗽,晨起、夜晚、季節交替時,症狀較明顯,就需...
程向明醫師
Sep 29, 2021


月經前後諸症篇-暗瘡
暗瘡|中醫 暗瘡中醫稱之為"粉剌"俗稱"青春痘“,男女老幼都可發病,以青壯年多見,好發於面部、鼻翼、口周及下頷,其特征是皮膚上出現散發小丘疹,色紅、瘙痒,有時伴有疼痛,用手指擠壓有米粒樣或白色粉汁樣物質擠出,甚至有膿疱。女性暗瘡,其症狀與普通患者無異,但發作每每與月經周期有...
呂日持醫師
Sep 29, 2021


秋燥食馬蹄
秋燥|中醫 荸薺,廣東人俗稱馬蹄,莎草科荸薺屬植物的球莖,廣東人時以馬蹄入饌,炒菜會用、煲湯會用、煲糖水都會用。廣東人做菜用他,無非都是爽口清甜多汁,或者說秋天了,食馬蹄可以潤燥。的而且確,中藥用上馬蹄多數都是取其清熱潤燥之性,但是有些地方還是要注意,這次陳醫師便跟大家分享...
陳瑋祺醫師
Sep 29, 2021


從血論治銀屑病
銀屑病|中醫 銀屑病俗稱為牛皮癬,它是一種病因複雜,易復發、難治癒的皮膚病,中醫病名為“白疕”,亦有“乾癬” 、“松皮癬”、“蛇虱”等 。臨床上患者的皮膚細胞過度增生,以致出現皮膚出現紅斑、鱗屑及脫屑症狀,且併發症累及其他臟腑器官,令患者苦不堪言。...
王明偉醫師
Sep 29, 2021


淺談糖尿病
糖尿病|中醫 糖尿病為最常困擾現代人的都市病之一,主要發生在中老年人身上。糖尿病主要診斷準則為患者的血糖水平長期處於偏高水平,還可伴有「三多一少」的病徵,即是多飲、多食、多尿、身體消瘦。糖尿病為中醫的消渴病範疇内,古代已經創立了不少方法來治療消渴病。...
方浩原醫師
Sep 29, 2021


出汗是否越多越好?
汗証|中醫 大家都知道適量運動對身體有益,其中一個好處就是所謂的「出汗排毒」,認爲汗出越多越好,排毒之餘亦可達到身體強壯。但事實又是否如此? 首先我們需了解下汗出的中醫原理: 中醫有所謂「陽加於陰謂之汗」的説法,意指汗液由津液組成,在陽氣蒸騰氣化下從汗孔排出,從而達到調節體...
黃頴芝醫師
Aug 30, 202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