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乳房脹谷谷
不少人在月經來潮前都會出現經前乳脹,嚴重者甚至會見脹痛。在中醫角度,經前乳脹與「肝」密切相關。經前肝血相對不足,如遇情志不暢、素易動怒或性急者則更易致乳房脹痛不適。 首先,女子乳頭屬肝、乳房屬胃。而肝喜條達,如情志不暢則易致肝失疏泄。加上肝經循行經過乳房,散布於胸脅,若肝氣...
黃頴芝醫師
Oct 30, 2021


中醫治療失眠
失眠是非常常見的病,中醫稱之為「不寐」。古今多認為失眠與體虛、七情、內傷、六淫、久病、飲食勞倦、外傷等有關,有虛實之分:虛證多見憂思勞倦太過、傷及心神,而致心脾兩虛,神不守舍;陰虛火旺,火擾心神,心神不安;體虛勞倦,心腎不交;心虛膽怯,心神不安等。實證則與火、熱、瘀、鬱、濕...
許慧玲醫師
Oct 30, 2021


四肢麻痹
四肢麻痹可由頸椎和腰椎退行性變化壓迫神經、風濕或類風濕性疾病、腦部腫瘤等引起。但不少中老年患者有手足麻痹的困擾,即使做了很多頸腰椎檢查、血液檢查、電腦掃瞄、磁力共振仍找不出根本原因,患者雖然行動自如,但其實有旁人看不出的痛苦之處。這些患者很可能患上西醫所說的營養不良性神經炎...
陳憶敏醫師
Oct 30, 2021


黃斑水腫的中醫治療
黃斑(Macula lutea)是位於視網膜(Retine)中央的區域,聚集了許多感光細胞。水腫會導致視物模糊、影像變形或扭曲等症狀。可用阿姆斯勒方格表(Amsler Grid)作簡單的自我檢測。 除了水腫,黃斑可能出現的病變包括中心性漿液性水腫脈絡膜炎、中心性滲出性脈絡膜...
梁希敏醫師
Oct 30, 2021


簡述中醫看〝睡眠〞
睡眠佔據我們人生約三分之一的時間,初生兒的睡眠需求時間最長,而隨著年紀增長,睡眠的需求會逐漸減少。一個〝好〞的睡眠,除了時間長短,更重視睡眠的質量。以下將簡介中醫是怎麼看〝睡眠〞。 《靈樞經.口問》中記載:〝... 衛氣晝日行於陽,夜半則行於陰,陰者主夜,夜者臥;陽者主上,...
余詠鈺醫師
Oct 30, 2021


癮疹伴頭面水腫治驗一則
患者女,50歲,患者因頭面反覆腫脹1月求診,腫脹夜間發作,日間頭面腫可自行消退,發作時面部皮膚無紅癢痛等不適,患者曾數次因頭面腫求診,按水腫治療後效不顯。問診期間再患者補充,身上夜間身癢,兩側大腿出現風團,色淡紅,日間風團瘙癢可自行消退,患者訴其既往就診時未有提及瘙癢症狀,...
周珈瑩醫師
Oct 30, 2021


運用月經周期的不同生理特性以調經
不少女性有月經不調的問題,而月經的調理往往不是幾服中藥就能完成,嚴重者需要對整個周期進行調整,而月經分為不同時期,每個時期的生理特性都會有所不同,用藥方向也會有所改變。 月經的產生,是女子發育到成熟的年齡階段後,臟腑、天癸、氣血、經絡協調作用於胞宮的生理現象。月經具有周期性...
鄧慧霖醫師
Oct 30, 2021


身痛與心痛
痛|中醫 疼痛是自然的適應性反應,能夠保護我們避免身體的傷害,例如手指碰到熱水時感到灼熱疼痛而迅速縮手。在生物學上,一般會把”疼痛“定義為痛覺感應器接受到物理、化學、或溫度等的刺激而發出的不舒服知覺。可是以上的定義僅包含了“痛覺”的範疇,未有涵蓋疼痛與情感認知方面的部分。有...
葉焯朗醫師
Sep 29, 2021


梅核氣
梅核氣|中醫 梅核氣是指以咽部異物感如梅核梗阻,咯之不出,咽之不下為主要特徵的疾病。《金匱要略.婦人雜病脈証並治》最早描述了:「婦人咽中如有炙臠」的症狀。本病多見於中年女性,由於咽喉的異物感,常令患者憂心忡忡,精神負擔過重。現代醫學的咽部神經官能症或癔球症可參考本病。...
洪偉豐醫師
Sep 29, 2021


割不盡的子宮肌瘤
子宮肌瘤|中醫 子宮肌瘤是臨床常見的婦科疾病,其惱人之處是即使利用外科手術切除了以後,還是有機會重新再長出來。筆者曾遇過一位正排期等待第三次切除手術的患者,她問了一個值得反思的問題:「為何這些肌瘤割之不盡,好像永遠無法根除一樣?」相信不少患者都會有同樣的疑問,在此借用老師的...
賴希浚醫師
Sep 29, 202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