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健忘
健忘|中醫 健忘是指記憶力減退,遇事善忘的一種病症,亦稱喜忘、善忘等。自宋代《聖濟總錄》中稱健忘後,延用至今。歷代醫家認為本証病位在腦,與心脾腎虛損,氣血陰精不足有關。亦有因氣滯血瘀,痰濁上擾所致者。現代醫學的神經衰弱、神經官能症、腦動脈硬化等疾病出現健忘症狀者,可參考本病...
洪偉豐醫師
May 30, 2020


人中黃
中藥|中醫 提起人中黃和金汁,很多對藥材稍有認識的人都會嗤之以鼻,認為是古老又迷信的藥材,因為它們是用人糞造出來的。乍聽之下,感覺噁心又不衛生,但其實它們用得恰當還是很好的藥材。 人中黃 人中黃的製造過程複雜,要先砍下一節毛竹,保留上下兩端的隔,然後削去最外層翠綠的硬皮,再...
yufungcmc
May 30, 2020


容易忽略的坐骨神經痛——梨狀肌症候群
梨狀肌症候群|中醫 相信提到坐骨神經痛大家都會馬上想到腰椎間盤脫出,而本文想介紹的是另一個同樣會導致坐骨神經痛,容易與腰椎間盤脫出混淆的疾病——梨狀肌症候群。梨狀肌症候群是臀部深層的梨狀肌損傷發炎,僵硬腫脹,導致壓迫坐骨神經,繼而產生的一系列症狀的統稱。...
黃冠儒醫師
May 30, 2020


鮮為人知的「14粒」
中藥|中醫 炎炎夏日,相信居住於村屋或近郊的人都不會對「14粒」感到陌生。「14粒」臭屁蟲嘅正式學名叫椿象,因為每次產卵14粒而有「14粒」這別名。 眾多中藥當中的九香蟲其實就是臭屁蟲,所以大家都比較厭惡的「14粒」是可以入藥的,而且價值亦不菲,在中國兩廣地區,九香蟲每公斤...
聶威燿醫師
May 30, 2020


以補腎填精法論治帕金遜病
帕金遜病|中醫 帕金遜病(Parkinson disease ,PD)是一種常見於中老年的神經系統變性疾病 ,臨床上以靜止性震顫、運動遲緩、肌肉強直和活動障礙為主要特徵。本病理特徵為大腦黑質中多巴胺神經元的進行性退化並伴有多巴胺釋放的減少。可是目前對多巴胺神經元損傷的機制尚...
王明偉醫師
May 30, 2020


如何可以不腎虧
腎|中醫 腎虧一詞,大家聯想到什麼? 男士小便乏力? 不舉? 陽痿? 性無能? 腎虧不是男士限定!!! 男女老幼皆有腎,人人都可能有腎虧 腎虧是指腎氣虧虛,尚可細分為腎陽虛,腎陰虛 為何現代人十之八九都易腎虛?? 一起看看傷腎行為有什麼: 1.用腦過度...
梁希敏醫師
Apr 29, 2020


從五運六氣的角度淺談2019新型冠狀病毒肺炎
新冠肺炎|中醫 2020年註定是不平凡的一年,新型冠狀病毒肺炎仍然影響著人們的正常生活。 回顧2019年已亥之年,受厥陰風木司天,少陽相火在泉的影響,正如《黃帝內經——六元正紀大論》所言:“終之氣,畏火司令,陽乃大化,蟄蟲出現,流水不冰,地氣大發,草乃生,人乃舒,其病溫厲。...
許慧玲醫師
Apr 29, 2020


中醫治療抑鬱症
抑鬱症|中醫 2020年年初,國際醫學權威期刊《刺針》發表由香港大學醫學院進行的香港人精神健康研究,結果顯示,在2019年9至11月期間,18歲以上成人,每5人就有1人(22%)疑似患有抑鬱症或創傷後壓力症,患病率與經歷大型災難、武裝衝突或恐怖襲擊的地區類似。研究推算,在6...
陳麗霞醫師
Apr 29, 2020


腋臭中醫診治
腋臭|中醫 開始進入夏天,氣溫漸漸熱,腋窩出汗的情況增加,腋窩經常濕濕的,局部汗腺過於發達或者調節汗腺的神經太過敏感,有機會造成局部異味和衣衫著色。狐臭有遺傳性,其他誘因包括過食辛辣肥甘厚膩食物、壓力、情緒等。腋窩皮膚薄嫩,經常潮濕摩擦,容易擦損紅腫,併發毛囊炎、瘡癤等。...
岑可欣醫師
Apr 29, 2020


骶髂關節疼痛
骶髂關節疼痛|中醫 是否常遇到過屁股和腰的連接處一個點疼痛? 這是骶髂關節的位置疼痛。就如正常的系腰帶,那麼大概就在腰帶這個高度位置,常讓人誤認為是腰痛。 疼痛形式 單點疼痛為主,就是只有一個點疼痛或者兩側對稱疼痛。 部分人感覺到一點疼痛,無放射性,還有一部分人感覺到屁股...
蘇愛巧醫師
Apr 29, 202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