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腰椎管內、外病變所致腰痛的鑒別
腰痛|中醫 椎管由游離椎骨的椎孔和骶骨的骶管連成,上接枕骨大孔與顱腔相通,下達骶管裂孔而終。其內容有脊髓、脊髓被膜、脊神經根、血管及少量結締組織等。 椎管壁的構成椎管是一骨纖維性管道,其前壁由椎體後面、椎間盤後緣和後縱韌帶構成,後壁為椎弓板、黃韌帶和關節突關節,兩側壁為椎弓...
尹進龍醫師
Jul 30, 2019


舒緩眼部疲勞選穴
養生|中醫 隨著科技資訊發達,許多身邊事物都電子化,這使眼睛更容易做成疲勞,甚至提早退化。現介紹四個穴位來舒緩眼部疲勞。 分別是睛明、魚腰、四白及太沖。各穴定位如下: 睛明:在內眼角稍上方凹陷處。 魚腰:在瞳孔正上方,眉毛的位置。 四白:在瞳孔正下方,眼眶骨下面的凹陷處。...
彭志强醫師
Jul 30, 2019


鼻咽癌放射治療後副作用
鼻咽癌|中醫 羽毛球名將李宗偉上年證實罹患鼻咽癌,據報他身上的癌細胞已全部消除,但一直未有參加公開賽,只作場上頒獎嘉賓。更可惜於上月宣佈正式退役,結束職業生涯,遺憾未嚐奧運會和世錦賽金牌。 鼻咽癌是本港十大致命癌症之一,由於鼻咽藏在頭顱中間比較深入的位置,且附近有腦幹等重要...
羅兆龍醫師
Jul 30, 2019


冷飲傷身
養生|中醫 都市人為貪圖涼快,喜吃涼食,經常喝冷飲、吃凍食,又大量使用空調等降溫,使身體內的寒濕很重,所以現在的人很多都屬寒凉體質。過多冷飲、涼食最初人們不覺得胃腸有什麼不適,但這樣久而久之,就會傷害脾胃;寒冷之物之所以會引起胃腸的不適,是因為寒冷會使胃腸的血管收縮,影嚮食...
呂日持醫師
Jul 30, 2019


寒冬臘月浴足
養生|中醫 天寒地凍手腳冷,洗腳入睡全身舒。民間歌謠:“春天洗腳,升陽固脫,夏天洗腳,濕邪乃除,秋天洗腳,肺臟潤育,冬天洗腳,丹田溫灼。” 冬天地面涼,腳離心臟遠,血流難逹,雙腳受寒,所謂“形寒飲冷則傷肺”,引起上呼吸道和腹腔溫度下降,使人體抵抗力減弱,造成呼吸道感染,胃功...
鄭文超醫師
Jul 30, 2019


淺談桂枝芍藥知母湯治療膝關節退行性病變
膝關節退行性病變|中醫 隨著人均年齡逐漸增加,膝關節退行性病變已成現今臨床的多發常見的疾病之一,是屬於關節炎疾病的一種。其主要成因是由於膝關節機械應力分佈失衡或負載過度引起軟骨磨損所致。本病與年齡和職業密切相關。該病起病緩慢,初期膝關節疼痛不嚴重,可持續性隱痛,與氣候變化有...
葉健棠醫師
Jul 30, 2019


紫白癜風
紫白癜風|中醫 癬是發生在表皮、毛髮、指(趾)甲的淺部真菌皮膚病。其發病部位不同,名稱各異。臨床常見的,有發於頭部的白禿瘡(白癬)、肥瘡(黃癬);發於手部的鵝掌風(手癬);發於足部的腳濕氣(足癬);發於面、頸、軀幹、四肢的圓癬(體癬)、紫白癜風(汗斑)等。癬皆有傳染性,需小...
洪偉豐醫師
Jul 30, 2019


媽媽手
橈骨莖突狹窄性腱鞘炎|中醫 Q:什麼是「媽媽手」?成因是什麼? A:「媽媽手」正確學名是「橈骨莖突狹窄性腱鞘炎」或「狹窄性肌腱滑膜炎」,病發原因是「外展拇長肌」和「伸側拇短肌」過度使用或重複做過多的外展和伸展的動作,使兩組肌腱被伸肌支持帶和增厚的腱鞘壓迫,導致局部手部出現紅...
丁子承醫師
Jul 30, 2019


中醫療法如何處理情緒病
情緒病|中醫 人的情緒有多少種?《黃帝內經》曰:「人有五藏化五氣,以生喜怒悲憂恐。」 人體五臟,化生五種情志,並且把情志以五行這樣分類: 肝在志為怒,屬木 心在志為喜,屬火 脾在志為思,屬土 肺在志為憂,屬金 腎在志為恐,屬水...
梁希敏醫師
Jun 29, 2019


面神經麻痺的中醫治療 - 病案分享
面神經麻痺|中醫 X女士 62歲 患者求診前兩天開始後頭頂、頸項後、左邊臉及左耳後感痛楚, 前一天晚上及求診當天早上刷牙時有水從口中流出, 進食早餐時有口水及食物流出, 患者於求診中醫前一天曾求診西醫。 求診時見: 惡寒發熱, 體溫攝氐37.7度, 頭痛, 左側臉痛,...
陳麗霞醫師
Jun 29, 2019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