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醫治療妊娠惡阻
妊娠惡阻|中醫 妊娠早期出現嚴重惡心嘔吐、頭暈厭食、甚則食入即吐者,稱為妊娠惡阻。如若僅見惡心擇食、偶有吐涎等不作病論。 本病中醫認為主要發病病機為‘沖氣上逆、胃失和降’,從嘔吐物的性狀結合全身症狀、舌脈進行綜合分析,以辨寒熱虛實。 口淡、嘔吐清涎----脾胃虛弱...
林詩婷醫師
Jun 29, 2021


牙骹痛為何與壓力有關? (顳顎關節症候群)
顳顎關節症候群|中醫 平日我們常說”笑到甩骹”,是指顳顎關節過度張開而致 “牙骹” 脫位。 顳顎關節症候群(Tempor-Mandibular Disorders)患者可能會出現一系列症狀: l 開合牙骹時有聲響 l 開合牙骹時疼痛 l 咀嚼咬食物時面部疼痛 l...
梁希敏醫師
Jun 29, 2021


何謂暑?
科普|中醫 天氣炎熱,在街上行走一會都會開始出汗,還要戴上口罩,簡直是熱上加熱。你是否想喝冷飲,吹大冷氣呢? 何謂暑? 1.暑為陽邪,其性炎熱。 2.暑邪致病,多見高熱、多汗、面紅、煩躁等症狀。 3.暑氣升散,易耗氣傷津;暑邪易上頭,內擾心神,易出現頭暈目眩、突然昏倒、不省...
岑可欣醫師
Jun 29, 2021


胸痹驗案兩則
胸痹|中醫 《金匱要略.胸痹心痛短氣病脈證治》闡述了胸痹心痛的病因病機。胸痹是指胸膺部脹滿、疼痛為主的疾病,嚴重者可出現前胸後背疼痛的症狀。胸痹心痛的主要病機是「陽微陰弦」,「陽微」為本虛,以上焦陽虛;「陰弦」為標實,以中下焦陰寒邪甚阻塞所致。按其發病的臟腑、病邪虛實,病勢...
周珈瑩醫師
Jun 29, 2021


談談痛風及高尿酸血症
痛風|中醫 痛風症大多在半夜才發作是因為晚上睡覺時,人體的抗發炎物質促腎上腺皮質素在半夜時分泌最少,加上睡眠時酸鹼值因體內累積二氧化碳而偏向酸性,而腳趾的溫度較低,加上腳趾附近的液體會被身體吸收使尿酸濃度增加,因此痛風症最容易在半夜出現,尤其在腳拇趾的部位最為常見。...
陳麗霞醫師
Jun 29, 2021


夏季養生
養生|中醫 在一年四季中,夏季是陽氣最盛的季節。氣候炎熱而生機旺盛,對于人們來說此時是新陳代謝旺盛的時期。 夏天指陰曆四月至六月,由立夏起到立秋為止,其間包括立夏、小滿、芒種、夏至、小署及大署等六個節氣。《黃帝內經》說:「夏三月,此謂蕃秀,天地氣交,萬物華實,夜臥早起,無厭...
張淑玲醫師
Jun 29, 2021


用薑小談
中藥|中醫 我們經常會聽到有人喜歡煮生薑水服用,但好多人會把生薑乾薑混淆,不懂得去分辨功效。其實薑的不同製法,會產生不同的作用。臨床上大致可以分為四種常見的炮製法,他們分別為生薑、乾薑、炮薑、薑炭。 首先,生薑,顧名思義就是新鮮的薑洗淨切片即用,味辛性微温,有解表散寒、温中...
陳偉明醫師
May 30, 2021


説説「易筋經」
養生|中醫 我們常在武俠小說中聽到易筋經,是少林寺中的高深內功,恰巧最近有患者在治療中與我提及到時常練習易筋經來強身健體,借此機會說說什麼是易筋經。 「易」指移動、活動;「筋」,泛指肌肉、筋骨;「經」,指常道、規範。顧名思義,「易筋經」就是活動肌肉、筋骨,使全身經絡、氣血通...
葉健棠醫師
May 30, 2021


中藥淺淡-枸杞子
中藥|中醫 枸杞子又名杞子,是茄科枸杞的成熟果實,曬乾而成, 為平性中藥,於《神農本草經》列為上品之藥。 杞子味甘、性平,具有滋陰補血,益精明目等作用, 屬於補陰藥, 補的是肝腎之陰精。 現代醫學研究發現,杞子能滋補肝腎、壯陽、補血、調節免疫功能、美容養顏、抗衰老、抗腫瘤、...
尹進龍醫師
May 30, 2021


鼻敏感與你
鼻敏感|中醫 鼻敏感又稱過敏性鼻炎,在任何季節都可以發生,臨床症狀主要是反復發作的鼻癢、流涕、打噴嚏及鼻塞等,易影響生活和工作,造成困擾。 過敏性鼻炎為中醫的鼻鼽,中醫認為過敏性鼻炎多為本虛標實之證。本虛指臟腑功能失調,以肺、脾、腎之虛損為主。標實指感受風邪或異氣之邪內侵,...
梁偉雄醫師
May 30, 202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