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醫淺談「秋燥」
養生|中醫 天氣乾燥的氣候令人容易出現皮膚乾癢、流鼻血、乾咳不適等症狀,反映外界大自然環境對人體的影響,人立足於大自然中生活,當環境變化超出身體適應能力,就會出現症狀。五行角度中,秋天屬金,五臟中與肺臟對應。 肺臟嬌嫩,喜濡潤而惡乾燥,故當天氣乾燥,燥邪出現,肺臟首衝其害。...
陳婷欣醫師
Oct 30, 2024


秋燥
養生|中醫 秋天屬於燥邪當令的季節,燥邪從口鼻而入,易傷肺部及人體津液, 故不少病人都出現咽乾舌燥、眼鼻乾燥痕癢、皮膚敏感等情況。如大家都有上述情況,可嘗試煲淮山雪耳螺頭湯飲用,有滋陰潤燥的功效。 其中材料包括:螺頭2個(亦可選用螺片)、雪耳1個、淮山1兩、紅蘿蔔1-...
黃頴芝醫師
Oct 30, 2024


冬病夏治:夏季養生小建議
養生|中醫 《易經》說「先王以至日閉關」,就是在至日這天閉關。順應天地自然的法則,長養初生的一陰或一陽,保護剛剛初生還未破土的小苗芽,閉關靜養,不外出遠行,萬緣放下,安穩平和地度過這一天。 夏季養生小建議: 正午時間,建議大家無論是在家還是在辦公室,都能夠閉目養神一會兒,稍...
盧麗安醫師
Jun 29, 2024


情緒壓力使人生病
養生|中醫 《素問 ‧舉痛論》 提到:“余知百病生於氣也。怒則氣上,喜則氣緩,悲則氣消,恐則氣下,寒則氣收,炅則氣泄,驚則氣亂,勞則氣耗,思則氣結。”七情太過會對身體造成耗損。 五臟的精氣會因強烈情志而耗損、流失或閉塞不通,從而使體內氣血不足、經絡不通,衍生出不同的疾病;若...
林詩婷醫師
Jun 29, 2024


夏季飲食養生
養生|中醫 夏季,在二十四節氣中,指立夏至小暑前,包括立夏、小滿、芒種、夏至四個節氣。長夏則是夏末秋初,包括了小暑、大暑兩個節氣。夏季是一年陽氣最旺盛的季節。香港屬南方地區,氣溫炎熱,且潮濕多雨。人們容易感受濕邪,影響脾胃功能,出現食慾不振,疲倦乏力等情況。...
張裕源醫師
May 30, 2024


養生之計始於春
養生|中醫 「養生」就是透過我們後天的調養,以增強體質、保養身體、維持健康及提升免疫力,以達到延年益壽的目的。中醫講求「順時養生」即人們理應順應四時氣候、陰陽變化的規律而調養起居飲食的不同。 《素問‧四氣調神大論》中指出「春三月,此謂發陳。天地俱生,萬物以榮,夜臥早起,廣步...
林詩婷醫師
Feb 28, 2024


簡單穴位保健
養生|中醫 香港多見脾胃虛弱,消化不良的病人,可歸因於天氣地理因素及生活飲食習慣。香港位於亞熱帶,天氣潮濕,春夏季特別潮濕炎熱,濕熱之邪更易侵襲人體。在生活習慣上,都市人工作繁忙,休息不足又壓力過大,易致肝氣鬱結及耗損氣血;飲食不定時,更嗜食生冷煎炸油膩之物,易損傷脾胃,致...
黃頴芝醫師
Feb 28, 2024


養生的印度奶茶
養生|中醫 中醫師經常叮囑病人忌進食奶製品,相信這個叮囑對於很多人來說是一個折磨,因為奶茶是香港市民最愛的飲品之一。 2019年7月一個健康生活資訊網站的一份調查報告顯示超過55%的香港市民在茶餐廳最常點的飲品是港式奶茶,平均每星期飲2.1杯。中醫相信奶製品中的牛奶性質偏寒...
莫月園醫師
Dec 30, 20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