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藥木瓜VS水果木瓜
中藥|中醫 筆者曾遇一膝痛病人,因處方中含有木瓜,服藥後又自行到超市購買木瓜連吃幾天以加強療效,那究竟兩者是否同一樣東西? 根據《中國藥典》(2020版一部)的收載,中藥材木瓜為薔薇科植物貼梗海棠Chaenomeles speciosa(Sweet)Nakai的乾燥近成熟果...
莫月園醫師
Feb 27, 2022


十二時辰在家防疫
防疫|中醫 疫症期間,大家都減少外出,以免增加感染風險。除了日常飲食均衡、注意衛生,中醫在防疫方面有什麼建議呢? 1.陰陽協調 在家時間多了,不少人會變得夜睡,打亂了身體時鐘。這是不建議的。 養生之道,順其自然,應該維持日出而作,日入而息。...
梁希敏醫師
Feb 27, 2022


淺談腎氣丸
方劑|中醫 腎氣丸出自《金匱要略》,後世稱之為「補腎之祖方」,有補腎助陽的功效,被廣泛運用於治療因腎陽不足,氣化不利所導致的多種疾病。臨床症狀表現為:水腫、小便不利、手足欠溫、腰膝酸軟等。「八味腎氣丸方:乾地黃八兩 山茱萸 薯蕷各四兩 澤瀉 茯苓 牡丹皮各三兩 桂枝...
許慧玲醫師
Feb 27, 2022


從中醫治療女性更年期失眠
更年期失眠|中醫 筆者在前文曾撰寫關於中醫藥調理更年期症狀的文章,因此故繼往開來,再以更年期為提再撰寫一文,而本文章主要是討論更年期的失眠症狀。 更年期是女性卵巢功能從旺盛狀態到完全消失的一個過渡時期,屬正常生理。當女性處於更年期,由於卵巢雌激素分泌會逐漸減少,而當中雌激素...
王明偉醫師
Jan 30, 2022


中藥找不同(二):藥分品種?
中藥|中醫 之前文章(中藥找不同(一):藥分南北?)提到不同品種但藥名相似的中藥,今天我們來談談同一中藥名卻有不同品種的例子。 例如大黃一藥,味苦,性寒,能瀉下攻積、清熱瀉火解毒、涼血活血止血。入藥品種有掌葉大黃、唐古特大黃、藥用大黃,但臨床入藥基本不作區分。...
劉凱儉醫師
Jan 30, 2022


脫髮
脫髮|中醫 頭髮對一個人的外型,不論男女,均起着舉足輕重的作用。一頭濃密、烏黑亮麗的秀髮能使人顯得年青健康,頭髮稀疏、斑白則使人顯得比真實年齡衰老。除了視覺上的影響外,頭髮確實與人體健康息息相關。 頭髮可反映人體的精血狀況,與肝腎關係最為密切。首先,髮為血之餘,陰血充足是頭...
賴希浚醫師
Jan 30, 2022


齊齊認識「五十肩」 (下)
肩周炎|中醫 肩周炎辨證分型 1.中醫辨證分型 肩周炎主要病因為外邪侵襲經絡氣血運行不暢所致,主要可分為以下幾個證型。 風寒濕型: 見於本病各期。症見肩部竄痛,受涼後或風吹後疼痛增加,得溫保暖後疼痛緩解,惡寒怕風,肩部有沉重感,初期以局部疼痛為主,後期可見肩關節活動有障礙,...
梁偉雄醫師
Jan 30, 2022


鼻槁
鼻槁|中醫 本病是指以鼻內乾燥、黏膜萎縮,甚或鼻腔寬大為特徵的慢性鼻病。鼻槁一詞,首見於《靈樞‧寒熱病》,其曰﹕“皮寒熱者,不可附席,毛髮焦,鼻槁臘,不得汗。”現代醫學的乾燥性鼻炎、萎縮性鼻炎等病可參考本病。 臨床症狀表現為鼻內乾燥,易鼻出血,鼻塞,甚則嗅覺減退或喪失。病因...
洪偉豐醫師
Jan 30, 2022


以中醫對抗新冠病毒
新冠肺炎|中醫 新冠肺炎持續嚴峻,最近多了客人在疫苗注射前後以中藥調理,以減緩疫苗注射副作用的不適。一說中醫,不少人只知道慢性病或亞健康的「調理」,其實,多年來中醫一直緊貼急性疫病的研究,並在實踐中累積了豐富經驗。 早在漢代,「傷寒」疫病流行,醫聖張仲景家族染病傷亡無數,啟...
朱柏軒醫師
Jan 30, 2022


銀屑病
銀屑病|中醫 經常聽說「牛皮癬」是一種非常難根治的皮膚病,令市民聞風喪膽,以為具有傳染性,或者如牛皮一樣硬厚,以下為大家講述中醫如何理解和醫治「牛皮癬」。 銀屑病在中醫角度亦稱「白疕」,而西醫病名則是我們常常聽到的「牛皮癣」,而「牛皮癣」在中醫其實是指另一種慢性炎症性皮膚病...
李浩銘醫師
Jan 30, 202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