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梁國軒醫師
Jan 30
中成藥“中風醒腦口服液”雙盲對照實驗為何無效?
中風|中醫 2024年11月份在國際知名雜誌柳葉刀上,刊登了200年來第一篇關於關於中成藥治療疾病的雙盲對照實驗論文,惟其結果顯示該中成藥治療該病與安慰劑無異,引起不少人的熱議,亦成為不少中醫對立面的輿論武器。於不諳中醫藥人士而言可能對此結果產生不安,甚至懷疑其他中藥治病的...


陳偉林醫師
Jan 30
面油風的中醫視角
面油風 |中醫 面油風,又稱為脂溢性皮炎,主要是由皮脂分泌過多所引起的一種慢性和亞急性炎症性皮膚病。這種病症多見於面部,表現為皮膚瘙癢、脫屑,且通常伴隨鮮紅或黃色斑片,表面覆以油膩性鱗屑或痂皮,常有不同程度的瘙癢感。 病因與病機...


廖騰炬醫師
Jan 30
孕晚期“清胎毒”有必要嗎?
妊娠|中醫 胎毒,是民間流傳的說法,部分新生兒出生後,會有新生兒粟粒疹、痤瘡等皮膚問題,或新生兒黃疸,這就是民間傳言的“胎毒”。部分市民認為,只要在孕晚期服用對應的中藥,就可以避免“胎毒”的發生。而事實上,新生兒的粟粒疹和痤瘡,與新生兒皮膚功能尚未完全發育,以及受孕媽媽體內...


林凱怡醫師
Dec 30, 2024
中醫談咳嗽
咳嗽 |中醫 咳嗽是指肺失宣降,肺氣上逆,發出咳聲或咳吐痰液的一種肺系病證。 咳嗽可分為外感、內傷兩大類。 外感咳嗽為六淫外邪侵襲肺系。肺的衛外功能減退或失調,在天氣冷熱失常、氣候突變的情況下,外邪從口鼻而入,或從皮毛而受,侵襲肺系,肺氣壅遏不暢,肺失宣肅,肺氣上逆...

鍾佩儀醫師
Dec 30, 2024
淺談三叉神經痛
三叉神經痛 |中醫 三叉神經痛是由於第五對腦神經病變導致出現嚴重的、陣發性的、劇烈面部抽痛,大多單側面部發作,主要發生在成人,女性發病更為常見。 三叉神經是面部的三支感覺神經,分別為眼支、上頜支、下頜支,主管面部不同區域的淺表感覺,其中以上頜支和下頜支疼痛較為常見,當患...


鄭佩珊醫師
Dec 30, 2024
睡眠障礙與中醫
不寐 |中醫 調查發現,香港有接近半港人(49%)每天只有6小時或以下的睡眠時間,低於成人每天睡眠時間7至9小時之建議,不少港人反映起床後仍覺疲倦、睡覺中途易驚醒等問題。 睡眠障礙的發生機制涉及多個因素互相影響,中醫稱為「不寐」,表現包括頻密且持續性入睡困難、早醒、睡眠深度...


許慧玲醫師
Dec 30, 2024
中醫治療老年人便秘案例一則
便秘 |中醫 患者,李某,75歲,2024年11月於本診所就診。主訴:大便欠暢十餘年。現病史:大便欠暢日1行質時可時乾硬,每次排便需時10-30分鐘,素多噯氣,冷飲後噯氣明顯,納尚可,睡眠一般,持續睡4-5小時,偶尿急時難解。舌淡紅苔微黃膩底瘀,脈細弱。...


江秋怡醫師
Dec 30, 2024
不寐病案分享
不寐 |中醫 李女士 45歲 初診:2023年中旬 經歷新冠疫情的數年,李女士開始睡眠變差,眠時多夢不酣。平素精神緊張焦慮。近數月眠差加重,甚則徹夜不眠,伴見潮熱盜汗,煩燥虛熱,食慾不振。口乾口苦,小便灼熱偏黃,大便常。月經周期常,量減。脈細數。面赤。舌尖邊偏紅,苔少。 ...


盧麗安醫師
Dec 30, 2024
如何改善白髮問題?
白髮 |中醫 黑頭髮變白,我們需要了解為甚麼。 把人體比作一棵樹。頭髮就好比是樹葉,黑色的頭髮就是健康的綠葉,而白色的頭髮,就是枯萎發黃的黃葉子。 葉子發黃,問題不在葉子,而是在樹根。《黃帝內經》說:腎,其華在發。頭髮變白,意味著腎臟里深層能量不夠了。 ...

張鳳翎醫師
Dec 30, 2024
頑固性失眠
不寐 |中醫 失眠是常見的病症,短期和偶然的失眠並不對健康造成傷害,但長期的失眠則會影響我們的身心健康,出現神疲乏力、頭痛頭暈、記憶力和集中力下降、肌肉酸痛、情緒不穩、心悸等等症狀,繼而影響日常生活的表現。 失眠的中醫病名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