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封髓丹
方劑 |中醫 此方是由清朝醫家鄭欽安創立,在《醫理真傳》中記載:“夫黃柏味苦入心,稟天冬寒水之氣而入腎,色黃而入脾,脾也者,調和水火之樞也,獨此一味,三才之義己具。況西砂辛溫,能納五臟之氣而歸腎,甘草調和上下,又能伏火,真火伏藏,則人身之根蒂永固,故曰封髓。其中更有至妙者,...
鍾佩儀醫師
Aug 30


“七少”法養護脾胃
養生|中醫 《素問・痹論》提到 “飲食自倍,腸胃乃傷”。如今,不少家長認為高蛋白就營養,拼命給孩子吃魚蝦肉蛋奶,卻忽略孩子脾胃 “成而未全,全而未壯”,難以消化高蛋白食物。這樣做,孩子輕則積食,重則 “脾虛肝旺”。而成人則盲目吃阿膠、人參等補品,脾胃虛弱時,也會腹脹、上火,...
盧麗安醫師
Aug 30


頭暈一案及反思
眩暈|中醫 高某某,女 2025/06/10,初診: 頭暈十餘天,躺下起身時則作暈,頭暈嚴重時需要閉目,兩側頭痛,疲憊,短氣,便難,舌體胖大,有齒印,中間凹陷,苔白厚膩,脈浮弦虛大。 黃柏 乾薑 澤瀉 茯苓 天麻 黃芪 黨參 六神曲 白朮 麥芽 半夏 橘紅 甘草 生薑...
朱雪怡醫師
Aug 30


眩暈病
眩暈 |中醫 眩暈是一種常見的臨床病症, 多見於中老年人,亦可發於青年人。主要 表現為頭暈、眼花,輕者閉目可止,重者如坐車船,旋轉不定,不能站立,或伴有惡心、嘔吐、汗出、面色蒼白等症狀。以下將從中醫角度解析眩暈的病因、病機、分型及防治方法。 一、眩暈的病因與病機 ...
郭映清醫師
Aug 30


斑禿
斑禿 |中醫 斑禿 ,俗稱“鬼剃頭”,是一種突發的非炎症性片狀脫髮,脫髮可發生在全身任何部位,以頭皮為多見。病因尚未明確,多與自體免疫反應、遺傳、環境與壓力等有關。 本病屬中醫學的“油風”範疇,中醫認為腎主骨,其華在發,頭髮的生長有賴於血的供養,有“髮為血之餘”的說法,所以...
李振威醫師
Jul 30


坐骨神經痛
坐骨神經痛 |中醫 坐骨神經痛是坐骨神經受到損傷或壓迫引發的疼痛。坐骨神經痛急性發作常先出現下背部酸痛和腰部僵硬感,接著很快便出現沿坐骨神經通路的劇烈疼痛。疼痛由腰部或臀部開始,向大腿後側,小腿外側及足背外側,並呈「針刺」、「觸電」樣疼痛持續或間歇性疼痛,運動或用力易引起疼...
黎達輝醫師
Jul 30


感冒應該服用小柴胡湯嗎?
科普|中醫 臨床上,經常聽到病人的一些說法,部分內容是對,部分是錯。不知道各位讀者有沒有聽過「頭痛就用葛根湯」、「喉嚨痛就用銀翹散」、「聽人講感冒食小柴胡湯就會好」等等。大家可能在藥房包裝盒上看到,小柴胡湯治療寒熱往來、咽乾、口苦等等。大家會對號入座,覺得自己是那些症狀,就...
張裕源醫師
Jul 30


頭痛簡易穴位按摩與注意事項
頭痛|中醫 本文講述常見病之一的頭痛的簡易穴位按摩法與注意事項。其中開天門尤宜於前額、巔頂頭痛;按揉風池尤宜於頭側、後枕頭痛。此外,若出現頭痛警號時,則應急診就醫,以進一步排查處理。 ...
劉凱儉醫師
Jul 30


經間期出血
經間期出血 |中醫 婦科疾病分為經、帶、胎、產、雜病等多個範疇,本期題目-經間期出血屬於月經病之列。故明思義,本病是指在兩次正常月經之間的陰道出血,伴隨胸脹、腹痛、腰酸等情況,常見於青春期或育齡期女性,有文獻提出好發於每年的六至九月。本病細分下可分為月經前點滴出血、月經後期...
梁國軒醫師
Jul 30


高血壓的中醫認識——血分之痰濁
高血壓 |中醫 高血壓是一種慢性疾病,是指動脈血管壓力持續處於高水平,與血管的外周阻力、動脈彈性、血液黏度密切相關。對成人而言,高血壓的定義通常是指血壓持續處於140/90mmHg或更高。根據世界衞生組織於2023年的報告指出,全球估計有12.8億30-79歲成年人患有高血...
陳烈望醫師
Jul 3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