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頭痛簡易穴位按摩與注意事項
頭痛|中醫 本文講述常見病之一的頭痛的簡易穴位按摩法與注意事項。其中開天門尤宜於前額、巔頂頭痛;按揉風池尤宜於頭側、後枕頭痛。此外,若出現頭痛警號時,則應急診就醫,以進一步排查處理。 ...
劉凱儉醫師
Jul 30


經間期出血
經間期出血 |中醫 婦科疾病分為經、帶、胎、產、雜病等多個範疇,本期題目-經間期出血屬於月經病之列。故明思義,本病是指在兩次正常月經之間的陰道出血,伴隨胸脹、腹痛、腰酸等情況,常見於青春期或育齡期女性,有文獻提出好發於每年的六至九月。本病細分下可分為月經前點滴出血、月經後期...
梁國軒醫師
Jul 30


高血壓的中醫認識——血分之痰濁
高血壓 |中醫 高血壓是一種慢性疾病,是指動脈血管壓力持續處於高水平,與血管的外周阻力、動脈彈性、血液黏度密切相關。對成人而言,高血壓的定義通常是指血壓持續處於140/90mmHg或更高。根據世界衞生組織於2023年的報告指出,全球估計有12.8億30-79歲成年人患有高血...
陳烈望醫師
Jul 30


補虛泄實法治療精癃(附案一則)
精癃 |中醫 精癃(前列腺增生)的病機特點為本虛標實,治療當遵循"補虛泄實"原則,標本兼治。茲分述其辨治體系: 一、病機樞要 1. 本虛三端: ● 腎陽虛衰:氣化無權,膀胱開闔失司(多見夜尿頻、畏寒) ● ...
陳錦濤醫師
Jul 30


中醫整脊推拿:跳舞拉傷導致腰臀腿痛驗案 (骶髂關節紊亂、臀下皮神經痛)診斷、檢查、治療過程
骶髂關節紊亂 |中醫 患者是2x歲女士,辦公室工作。3個月前參加跳舞興趣班時做一字馬拉筋不慎挫傷右側骶髂關節,當時聞及‘啪’一聲彈響聲,無即時紅腫熱痛故未予理會。及後1周自覺步姿不平衡,久坐後右臀下1/3連大腿後側酸痛難耐,日久延及腰肌緊張酸痛,影響工作。患者曾接受數次針灸...
鍾發賢醫師
Jul 30


丹梔逍遙散加味治外痔驗案乙則
痔 |中醫 20/3/2025 初診 素工作壓力大,情緒緊張煩躁,反覆痔瘡多年,突出肛門如黃豆大,大便不暢,需服草餅助便,質成形,日1行,無便血,納可,眠差(需服安眠藥),小便晨黃,口苦不渴。脈弦滑尺沉,右較弱。舌尖紅,暗淡,齒印,苔薄白膩。...
賴希浚醫師
Jul 30


香港人普偏的體質特點
科普|中醫 中醫有個特別的理論,名爲因地制異。每個地方生活的人民,因為當地文化,生活習慣、飲食習慣和氣候等因素的不同,而會有不同的體質傾向。認識到自己的體質,人們可以透過改善自己的生活習慣來達到預防疾病的發生,對我們十分重要。香港人普偏容易傾向於以下這3種體質,分別是脾虛濕...
方浩原醫師
Jul 30


經期頭痛醫案分享
頭痛|中醫 張女士,34歲 2025.7.11 主訴: 經前頭痛1年餘 現病史: 患者近一年半,因工作勞累,出現經前頭痛,頭脹痛明顯,頭頂甚,嚴重時想吐,需要服用止痛藥。 Lmp:6.13,月經週期35天,量正常,色可,偶爾血塊多,痛經,經期腹涼,腰痛,胸部脹痛。...
廖騰炬醫師
Jul 30


解“豚”之奔:中醫談奔豚症的調養
奔豚症 |中醫 一、何謂奔豚?古籍中的“怪病” 奔豚之名,首載于《金匱要略·奔豚氣病脈證治》:“奔豚病,從少腹起,上沖咽喉,發作欲死,複還止。”其症如小豬(豚)奔突,患者自覺一股氣從下腹上沖胸咽,伴心悸、窒息感、面熱汗出,甚則驚恐欲死,氣平後如常人。現代認為,此症多見於焦慮...
吳承凭醫師
Jul 30


酒
科普|中醫 大家到診所就診後最常聽見醫師囑咐道: “在服藥期間盡量避免進食腥葷、生冷、煎炸油膩及酒等。 ”然而當中病人避免喝的酒,其實在中醫發展史上扮演著極其重要的角色。 《說人解字》中“醫”字從“酉”,而“酉”本義就是酒,酒在古代被視為谷之精華,亦常用作祭祀與慶典。...
蔡景潤醫師
Jul 30





